[发明专利]聚合物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6000.9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焕;韩宜林;马朝晖;卜瑶;赖毅梅;张莹莹;王英杰;李子坤;任建国;贺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J5/18;C08J7/12;C08L87/00;H01M10/0525;H01M10/0565;H01M10/05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钱娴静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电解质 电解 质膜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包括式I所示的聚合物;
(式I);
其中,R1为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R2为式I-2所示的结构单元,R3为式I-3所示的结构单元,R4为式I-4所示的结构单元,
(式I-1); (式I-2);
(式I-3); (式I-4);
其中,n1取值范围在n3至n3+6之间;
n2取值范围在n4-8至n4+8之间;
式I-3所示结构单元中的R离子为含氟酸根离子,式I-1所示结构单元中的R’为含氟烷基或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满足以下特征a~h中的至少一种:
a. n1取值范围在2至30之间;
b. n1取值范围在4至12之间;
c. n2取值范围在2至50之间;
d.n2取值范围在10至20之间;
e. n1=n3+2;
f. n2=n4±3;
g.所述式I-3所示结构单元中的R离子选自六氟磷酸锂离子(PF6-)、氟化磺酰亚胺离子(FSI-)或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离子(TFSI-)中的一种;
h.所述式I-1所示结构单元中的R’为含氟烷基,所述含氟烷基选自三氟甲基(CF3)或五氟乙基(C2F5)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满足以下特征a~c中的至少一种:
a.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为1.8×10-4 S/cm至4.9×10-4 S/cm;
b.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6V至5.8V;
c.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数为0.37至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满足以下特征a~c中的至少一种:
a.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为聚合物电解质膜;
b.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为聚合物电解质膜,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厚度为20μm至300μm;
c.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为聚合物电解质膜,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拉伸强度为2.7Mpa至6.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60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