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服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5672.8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灿兴;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名达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3/207;D06M101/06;D06M10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服 面料 整理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整理工艺的领域,一种西服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羊棉混纺面料浸扎保护剂,扎余率为20‑30%,拉幅、烘干,得到第一面料;S2,将第一面料浸扎拒水拒油整理剂,扎余率为40‑60%,拉幅、烘干得到成品面料;所述保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芳香族聚酯多元醇4‑6份;脂肪族异氰酸酯25‑35份;聚四氢呋喃二元醇20‑30份;前扩链剂3‑4份;柔性扩链剂5‑7份;后扩链剂2‑3份;中和剂3‑4份;丙酮10‑15份;水100‑150份。保护剂对羊棉混纺面料处理后形成保护层,从而使羊棉混纺面料不易被拒水拒油整理剂处理后出现斑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整理工艺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西服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服装质量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耐穿、保暖、舒适等方面,而更加注重着装的感觉及服装的视觉效果,因此感官评估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一套西服的档次,需要从面料、颜色、款式、做工四个方面来衡量,而其中最根本的是西服的面料。
目前国内外高档西服面料大部分都采用美利奴羊毛或羊绒等高档材质制成,并且向细号、薄型方向发展。除了羊毛和羊绒等高档材质以外,羊毛与棉混纺得到西服面料,节约生产成本,制得的面料具有柔软、透气、吸湿、穿着舒适性好的特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提高西服的功能性,通常需要对面料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后面料能获得一些优良的功能,如拒水、拒油等。但是因面料为羊毛和棉混纺,在整理剂浸泡过后容易出现羊毛、棉花发生有差别的一定色变的现象,面料出现斑驳,导致面料颜色不均,影响西服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在羊毛、棉混纺面料在经过整理后容易出现颜色斑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西服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西服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西服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羊棉混纺面料浸扎保护剂,扎余率为20-30%,拉幅、烘干,得到第一面料;
S2,将第一面料浸扎拒水拒油整理剂,扎余率为40-60%,拉幅、烘干得到成品面料;
所述保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芳香族聚酯多元醇4-6份;
脂肪族异氰酸酯25-35份;
聚四氢呋喃二元醇20-30份;
前扩链剂3-4份;
柔性扩链剂5-7份;
后扩链剂2-3份;
中和剂3-4份;
丙酮10-15份;
水100-15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保护剂对羊棉混纺面料处理后形成保护层,使拒水拒油整理剂不易直接接触对羊棉混纺面料,从而使羊棉混纺面料不易被拒水拒油整理剂处理后出现变色。将保护剂的压余率达到20-30%的状态,使保护剂凝结后不易将羊棉混纺面料的孔隙减小或封堵,使羊棉混纺面料保持较好的透气性。
将芳香族聚酯多元醇、脂肪族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二元醇,作为保护剂的主要原料,前扩链剂、柔性扩链剂、后扩链剂均能使聚氨酯反应体系进行扩链和交联。通过设置多种扩链剂的添加的时间不同,提高聚氨酯反应体系中脂肪族异氰酸酯的转化率。通过添加不同各成分的扩链剂,使聚氨酯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同的特性基团,使保护剂在羊棉混纺面料表面形成的保护层具有盖特性。水作为稀释剂,调节保护剂的粘稠度,使保护剂形成的保护层厚度适宜,同时也方便加工的进行。
且通过本配方得到的保护剂对羊棉混纺面料处理后,羊棉混纺面料的色差变化小。通过聚四氢呋喃二元醇作为原料,使羊棉混纺面料手感细腻、柔软,并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使面料的手感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名达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名达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5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