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44003.9 | 申请日: | 202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强;刘银龙;付衍琛;闻洁;全永凯;董苯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1863;F24H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姜楠楠 |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形 流量 超高温 空气 加热器 | ||
1.一种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封头、圆筒及下封头,由上至下通过法兰顺序连接,共同形成电加热器的外壳;
冷却气进气管道和冷却气出气管道,相对设置在所述上封头处并与其内部连通;
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设置在下封头处并作为空气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管道及所述出气管道内布置有对应的保温层,以减少热损失;
螺旋通道,是由耐高温材料浇注而形成空气流道,布置在所述圆筒内,所述螺旋通道与所述圆筒之间设有保温层;
多根硅钼棒,按顺序串联排列在所述螺旋通道内,用于加热;
多个陶瓷棒,并排嵌在所述螺旋通道内并处于每根硅钼棒的下游位置处,用于加强所述螺旋通道整体结构强度以及阻挡高温下硅钼棒变形;
通道底座,形成在所述下封头的内壁处,由耐高温材料浇注而成,用于支撑所述螺旋通道,所述通道底座中与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对应的位置设有通气孔,以将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螺旋通道连通;和
通道盖板,由耐高温材料浇注料浇注而成,安装在所述圆筒的顶部位置处,用于所述螺旋通道的气体密封,还用作所述多根 硅钼棒的承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配置为低温空气进入所述电加热器的接口,所述出气管道配置为是加热空气流出所述电加热器的接口,所述进气管道、所述螺旋通道及所述出气管道配置成:低温空气从所述进气管道流入所述通道底座及所述螺旋通道,向上流遇到所述通道盖板后,拐弯沿所述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向内流动,空气与通电发热的高温硅钼棒对流换热,同时也与受硅钼棒辐射加热的高温通道壁对流换热温度升高,最终在所述螺旋通道末端汇聚向下,经过所述通道底座从所述出气管道流出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进气管道与所述冷却气出气管道是另外的稍高于加热空气压力的冷空气进、出所述电加热器的接口,用于所述通道盖板与所述上封头组成空间内硅钼棒热端及电气连接件的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内布置的保温层为进气管道保温毡及进气管道耐火水泥层,进气管道保温毡及进气管道耐火水泥层沿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至通道方向顺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道内布置的保温层为出气管道保温毡、出气管道耐火水泥层和隔热涂料层,出气管道保温毡、出气管道耐火水泥层和隔热涂料层沿所述出气管道的内壁至通道方向顺序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所述通道底座及所述通道盖板均由刚玉材料浇注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底座与所述下封头之间垫有下封头保温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盖板与所述圆筒之间垫有圆筒保温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盖板中对应于每根硅钼棒的位置处设有阶梯孔,所述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还包括塞砖,每一塞砖的形状与对应的阶梯孔的形状相匹配,每一塞砖嵌在所述通道盖板的对应的阶梯孔内,用于对应的硅钼棒卡具安装,以便于更换对应的硅钼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螺旋形大流量超高温空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法兰连接处设有对应的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0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