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多领域多次使用且易再生的复合木质杆型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3965.2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刘传林;董京京;申涛;费洪刚;臧盐龙;周蓉;张玉坤;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0 | 分类号: | E04G11/50;E04B1/26;E04B1/66;B27D1/10;B27M1/08;B27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领域 多次 使用 再生 复合 木质 杆型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多领域多次使用且易再生的复合木质杆型材,涉及复合木质杆型材中的锯剖条材、绑线、防水层、网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现代建筑业等所产生的大量“废木材”为原料,来制备包括建筑用龙骨杆件在内的一类原本要使用新木材的木质杆型材产品,以彻底阻断此种产品对优质进口原木的资源依赖;并以严限复合木质杆型材中钢铁、铝、塑等高价材料的含量措施,减少了再生时的破碎和分离难度;还以用途或再生后的出路与现已开发的钢木龙骨或塑木龙骨间,建立协同化的产业链联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木质杆型材,具体为一种可多领域多次使用且易再生的复合木质杆型材,属于复合木质杆状型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质杆状型材,在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量大面广的应用。
如在建筑业中所大量使用的方木龙骨,就是木质杆型材的一大应用领域。方木龙骨,主要是用作建筑施工中作混凝土现场浇筑时水平或垂直等方向设置的模板后的支撑件,其近年来的国内使用量,也随着建筑市场的扩大而增长。在国内建筑业,传统的方木龙骨,基本都来源于森林砍伐所获的大树杆原木,这大树杆原木即优质木材,其一般要求松软、不易变形和便于锯、敲钉等好加工特性,方木龙骨是用此种优质木材经锯切成长方木即成。
我国是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度,能用作方木龙骨的优质木材,我国主要依赖进口;而此种方木龙骨,因建筑业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施工方便,经常会对方木龙骨进行锯切,另外其在拆模过程中,由于难以杜绝建筑工人的暴力拆卸,此方木龙骨和模板一起,也经常直接从数米高的顶面直接砸落地面,这总会造成方木龙骨的折断,而折断后的方木龙骨,常常是与坏了的木模板一起,被作为废木材处理的;另外,方木龙骨,还存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受雨水等的侵蚀问题,由此又必会导致其木质腐烂,这也大大缩短了方木龙骨的使用寿命;由此造成我国建筑业所用的方木龙骨,要严重依赖国外优质木材的进口。
由于方木龙骨,存在如上的材料资源稀缺和其材料本性缺陷,这不但提高了建筑施工成本,同时也造成每年因为建筑业的耗用,进而又需砍伐大量的地球森林资源,而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各缔约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解决建筑业所用方木龙骨强度低,易腐烂和原料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等的缺点,近年来国内陆续开发了钢木龙骨,木塑龙骨等的替代品。
但钢木龙骨也有缺点,其一是,增加了单位长度的重量,这会增加运输费用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其二是,包在方木龙骨外边的C型钢的锈蚀问题很严重,并使内部的木方由于被C型钢所包围,雨水等一旦进入就不容易渗出,反而加速了钢木龙骨杆件中的方木芯的腐烂;其三是,建筑工人不能方便地对钢木龙骨作随意锯切,这会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
而木塑龙骨的缺陷也至少有三,其一是,制造和再生费用高,因其是利用塑料热挤出设备,通过模具将塑料和木粉等复合材料经热挤出成型而得;其二是,强度比方木龙骨差,使用过程中遇冷易脆断,遇热易变形,故存在使用时的安全隐患;其三是,其有不腐不烂的特性,这纯属不友好环境的缺点。
由如上对建筑业所用龙骨杆件的介绍可以明了:传统方木龙骨有强度低,易腐烂和原料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等的缺点,也不符合保护地球森林资源的国际义务;近年来国内陆续开发了钢木龙骨、木塑龙骨等的替代品,这些替代品虽有可减少或彻底不用优质进口原木的优点,但也存在着造价或再生价竟要高过传统方木龙骨等的缺陷,特别是还未有能以现代建筑业等所产生的大量废木材为原料,以较低的能耗来生产和再生龙骨杆件产品的方案,更未有一种可多领域多次使用且易再生的复合木质杆型材产品及其制法的方案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华东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华东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