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源截污末端水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3622.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袁锦洋;刘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源晟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62;B01D29/90;B01D29/92;B01D29/9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志坤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源截污 末端 水生 一体化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源截污末端水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河床上的回填层,回填层用于种植水下绿植,在河道内且靠近其每侧的护坡分别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与护坡之间形成导流渠,预埋在护坡中的污水管道流出的污水流入导流渠中,在导流渠的一端设有用于存储来自于导流渠的提升井,在地面上设置有用于抽出提升井内污水的污泥泵,污泥泵的进口连通有吸水管,出口连通有排污管,吸水管伸入提升井内,本申请能够对污水进行拦截,防止污水直接进入河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道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源截污末端水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导致大量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入河,河湖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水体容纳的污染物严重超过其自净能力,加速了水生态功能碎片化。2015年以来,国务院、住建部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等政府文件,彰显了我国治水的决心。河道水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是提高水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前提,是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在处理“黑臭水”的过程中,采用控源截污的方式是黑臭水体整治最有效的工程措施,控源截污是指从源头控制污水向城市水体排放,其技术要点是通过沿河、湖铺设污水截流管线,并合理设置提升泵房,将污水截流并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在河水污染中,老城区的控源截污工程是最为困难的,一方面,老城区的雨水管道是直接排放至河流中的,导致大量的污水都会排放到河流中,而老城区的管道较为陈旧,排查和改造的困难极大;第二方面,合流制的遗留污染,以南湖为例,一到下雨时期,7毫米的雨水就会导致污水横流,其狠心问题就是合流制的溢流问题,我国有10.7万公里的合流制管网,这部分管网对城市水环境的改善是巨大隐患;第三方面,老城区管网的错接和混接的问题,我国多处没有明确的分流制或合流制,大多是混流系统,这就导致大量污水会误排入河道中;第四方面,老城区的管道大多为混凝土管道,污水在流经时,会渗透过混凝土管至泥土中,最终渗透至河道中。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老城区中的直排污水直接进入河水中,造成大面积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污水直接进入河水,本申请提供一种控源截污末端水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控源截污末端水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源截污末端水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河床上的回填层,所述回填层用于种植水下绿植,在河道内且靠近其每侧的护坡分别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护坡之间形成导流渠,预埋在护坡中的污水管道流出的污水流入导流渠中,在导流渠的一端设有用于存储来自于导流渠的提升井,在地面上设置有用于抽出提升井内污水的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进口连通有吸水管,出口连通有排污管,所述吸水管伸入提升井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道护坡内预埋的污水管道在排污时,受到导流渠的限制,污水只能在导流渠内流淌,而无法进入水体内,污水在导流渠内顺势流入提升井内,最终通过提升泵排入市政管网或污水净化设备中,以此使得污水在不污染河道水体的情况下得到排放。导流渠的设置能够对污水管道末端进行全方位的拦截和收集,以达到截流,以此提高最终的治理效果,另外,施工时均是在原河床上设置挡水板、提升井,结构相比现有的控源截流简化较多,大大减少了河道黑臭水处理的工程量,缩短了施工的周期;同时,提升井和提升泵在每个导流渠的尾端仅需一组,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可选的,所述导流渠的渠底铺设有找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找平层能够在导流渠的渠底形成防渗透层,以防止污水通过导流渠的渠底渗透至河水中。
可选的,所述导流渠的渠底插入有水泥搅拌桩,所述水泥搅拌桩沿着导流渠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相邻两个水泥搅拌桩之间彼此贴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源晟朝有限公司,未经中源晟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