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仿生膀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3326.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迎;何大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G08B21/24;G08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仿生 膀胱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用人造脏器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智能仿生膀胱装置,包括人工膀胱本体及连接在该人工膀胱本体上的输尿管接口和尿道接口,输尿管接口上并在靠近该人工膀胱本体设置有输尿阀,尿道接口上并在靠近该人工膀胱本体设置有尿道阀,人工膀胱本体在背离人体前腹壁的背离侧上设置有弧状压片,还包括有在人体前腹壁外通过其吸引弧状压片对人工膀胱本体实施挤压的磁力件。本发明的智能仿生膀胱装置在将人体膀胱切除后,通过人工膀胱本体原位置入患者盆腔后重建膀胱贮存排空系统,当贮尿阶段时,输尿阀单向开启和尿道阀压力关闭,当排尿阶段时,磁力件作用弧状压片对人工膀胱本体实施挤压而打开尿道阀开始排尿。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生物相容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人造脏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仿生膀胱装置,适用于膀胱肿瘤,坏死性及间质性膀胱炎,膀胱外伤造成组织严重缺损,结核性膀胱挛缩及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发育不良等先天畸形等许多病理情况下需要进行膀胱重建的患者的智能型原位植入式人工膀胱。
背景技术
目前,永久性尿流改道及膀胱重建术主要采用输尿管接口皮肤造口术及各种肠道代替膀胱手术,其缺点有:感染发生率高,由于梗阻、尿液返流、残余尿及感染可导致肾功能恶化;且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还需外接集尿器,给患者生活上、心理上、社交上及性生活上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虽然手术方式不断完善,但其固有的并发症仍难以克服,为此,许多学者探讨以高分子材料取代人体膀胱的可能性,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所用人工膀胱不能与人体建立排尿反射,受者不能及时感知膀胱充盈与否,从而不能随意自主控制排尿。因此,膀胱作为一个具有复杂生理功能的器官,除了贮存及排空尿液外,还具有复杂的排尿反射及其他生理功能,如何满足人体膀胱的生理学要求是值得研究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仿生膀胱装置,旨在解决贮存及排空尿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仿生膀胱装置,包括人工膀胱本体及连接在该人工膀胱本体上的输尿管接口和尿道接口,输尿管接口上并在靠近该人工膀胱本体设置有输尿阀,尿道接口上并在靠近该人工膀胱本体设置有尿道阀,人工膀胱本体在背离人体前腹壁的背离侧上设置有弧状压片,还包括有在人体前腹壁外通过其吸引弧状压片对人工膀胱本体实施挤压的磁力件。
进一步,输尿阀为单向阀,所述尿道阀为压力阀。
进一步,人工膀胱本体上并在面对人体耻骨的对应面设置有压电式传感器。
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产生交流电的电能发射单元和用于与所述电能发射单元电场耦合产生交流电并将之转换输出直流电的电能接收单元,所述电能发射单元能置于人体前腹壁上,所述电能接收单元固定在人体耻骨上。
进一步,电能发射单元包括逆变器和两块发射极板,两块所述发射极板电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所述电能接收单元包括电能转换器和两块接收极板,两块所述接收极板电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输入端;两个所述接收极板分别与两块所述发射极板耦合。
进一步,电能发射单元还包括有与逆变器电性连接的充电电池,磁力件为电磁铁,设置在电能发射单元内并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电能发射单元上还设有与压电式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报警器,报警器还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压电式传感器与电能接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弧状压片为弹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智能仿生膀胱装置在将人体膀胱切除后,通过人工膀胱本体原位置入患者盆腔后重建膀胱贮存系统,当贮尿阶段时,输尿阀单向开启和尿道阀压力关闭,当排尿阶段时,磁力件作用弧状压片对人工膀胱本体实施挤压而打开尿道阀开始排尿。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生物相容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