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网隔离开关分合闸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3213.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0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新伟;董志富;刘炳;张琳;孙向旗;张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4 | 分类号: | H01H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隔离 开关 合闸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网隔离开关分合闸报警装置,包括触发器、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声光报警器;所述触发器设置于接触网隔离开关分合闸的触头接触面;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触发器连接,当隔离开关的分合闸闭合时,分合闸的触头接触面按压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导通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路,激发无线传输模块以无线信号方式传输设定信息;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传输模块以无线信号方式传输的设定信息,并将设定信息传输给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接收模块和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设定信息进行处理;所述声光报警器用于接收处理模块的控制指令,触发现场声光报警。本发明可在线实时监测隔离开关动、静位置及分合闸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分合闸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网隔离开关分合闸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日益加快,其中高速铁路成为我国电气化铁路翘楚,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可靠的供电已经成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一环,一旦发生牵引供电故障,重合闸不成功,通过远动隔离开关控制小单元停、送电成为高速铁路隔离故障点、小范围停电的关键所在,而隔离开关的开合状态是否满足要求,成为隔离故障点、小范围停电的重中之重。
针对牵引供电系统中隔空离开分布位置及作用进行分析,为了更好的隔离小范围停电,在一条供电臂范围内设立多个绝缘关节隔离点进行分束,所以隔离开关的有效分合成为我们隔离故障点的首要依据,而隔离开关分布地点不同人员到达现场确认时间不一,对开关触头位置确认条件有限。
目前隔离开关生产厂家监测手段均为通过机构箱电机转动导通发射出分合信号来监测分合状态,而电机转动过程中由于传动连接部件原因,并不能真的证明开关的分合状态,需要先进的监测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能够满足监测隔离开关触头位置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网隔离开关分合闸报警装置,包括触发器、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声光报警器;
所述触发器设置于接触网隔离开关分合闸的触头接触面;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触发器连接,当隔离开关的分合闸闭合时,分合闸的触头接触面按压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导通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路,激发无线传输模块以无线信号方式传输设定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传输模块以无线信号方式传输的设定信息,并将设定信息传输给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接收模块和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设定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声光报警器用于接收处理模块的控制指令,触发现场声光报警。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设有光纤信号模块,所述光纤信号模块通过光缆与远程终端连接,所述光纤信号模块用于将待传输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远程传输。
可选的,所述装置设有太阳能充电板和锂电池,所述太阳能充电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给锂电池充电;所述锂电池用于给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声光报警器供电。
可选的,所述分合闸通过连接杆机构与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与处理模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触发器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隔离开关分合闸对触发器的接触压力,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测量传递到触发器的振动数据,所述振动数据包括振动次数与振动幅度,所述设定信息包括接触压力和振动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接触压力和振动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建有触发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所述触发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对触发器进行磨损分析,所述磨损分析包括采用预设算法计算触发器的材料磨损,若触发器的材料磨损达到设定的磨损阈值,则所述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
可选的,所述触发器的材料磨损的预设算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