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久性挤出型染色聚酯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2732.0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C·A·哈克;J·M·佐博洛维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20;B32B27/06;C08J5/18;C08L67/02;B60J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李勇;黄海波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久性 挤出 染色 聚酯 | ||
本公开涉及染色聚酯膜并且涉及制备此类染色聚酯膜的方法,所述染色聚酯膜的颜色在长时间暴露于UV辐射之后保持稳定。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3月6日、申请号为201580011930.X、名称为“耐久性挤出型染色聚酯膜”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涉及在长时间暴露于UV辐射之后颜色保持稳定的染色聚酯膜、涉及制备此类染色聚酯膜的方法以及涉及含有此类膜的制品。
背景技术
有色聚合物膜,尤其是由聚酯制备的有色聚合物膜在广泛范围的应用中具有实用性。这些膜,例如可施加至基部透明的基底(例如窗或汽车玻璃面板)以向窗或汽车玻璃提供中和的颜色色调。它们还可用于着色显示装置、镜子或其它光学设备部件的表面。
用于着色聚合物基膜的一种方法采用一种或多种颜色染料染色基膜。通常,在此类方法中,通过将基膜材料与黄色、红色和蓝色染料的组合共混来获得中和色或“色调”。一般来讲,这些染料中的每一种的相对比例决定了膜的最终色调。多年来用于制备着色的聚合物膜(诸如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的那些)的一种方法是浸染方法。在此方法中,将透明的聚酯膜(例如,PET)浸入在热染料载体的液浴中,该液浴通常由具有相对较低的分子量的多元醇诸如乙二醇(EG)组成,通常在约130℃-150℃下。热的液体多元醇浴含有一种或多种溶解的染料。染料扩散到透明的PET膜中,从而向该膜赋予颜色。然后用合适的溶剂(诸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洗涤染色膜,然后在重新卷绕成卷之前在烘箱中干燥。
发明人已观察到,虽然染色膜通常保持高清晰度和低雾度,但是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辐射(在使用过程中天然地或通过暴露于荧光灯或其它UV发射光源而发生)可导致染料分子的明显降解并且引起着色颜料改变、着色力退化、漂白和光透射率增加(褪色)。
尽管存在这些已知的限制,但是浸染方法已经是工业中用于产生染色膜所使用的事实上的标准方法并且目前被世界上的大多数主要的窗膜生产商使用。尽管浸染方法在主要的有色窗膜制造商中受欢迎,但是仍然需要具有在长时间暴露于UV辐射之后颜色保持稳定的染色聚酯膜。
发明内容
本公开整体涉及膜和制备此类膜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涉及在长时间暴露于UV辐射之后颜色保持稳定的染色聚酯膜。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涉及制备染色聚酯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耐久性染料溶解在熔融聚酯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耐久性染色聚酯膜包含至少三层,即包含染色聚酯的芯层和彼此独立地包含与芯层中相同或不同的聚酯的两个未染色外层。也就是说,芯层包封在两个外层之间,该两个外层提供改善的膜性能和改善的可加工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芯中和两个外层中的聚酯是相同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膜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中使用的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两个外部包封层是任选的。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两个外层紧邻聚酯芯层。在其它、不太常见的实施例中,两个外层相邻于聚酯芯层,但是介于外层中的一个或两个和聚酯芯层之间的附加中间层是任选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耐久性染色聚酯膜包含能够溶解在芯层的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耐热染料,诸如蒽醌染料(例如颜料黄147、溶剂黄163、颜料蓝60、颜料红177)、苝染料(例如颜料黑31、颜料黑32、颜料红149)和喹吖酮染料(例如颜料红1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耐久性染色聚酯膜是光学透明的并且在暴露于紫外线(UV)辐射之后耐褪色。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两个聚酯外层旨在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厚度。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两个聚酯外层旨在彼此具有不同的组成。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制备染色聚酯膜的方法包括将一种或多种耐久性染料溶解在熔融聚酯中以及然后将两个聚酯外层与芯层共挤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两个聚酯外层和芯层中的每个单独地挤出并且然后将所有的三个层层合在一起,任选地在任何两个聚酯层之间使用粘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