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2725.0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兴;周瑞英;钱文彪;贡伟丰;徐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天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79/08;C08L63/00;C08L1/02;C08K7/26;C08K7/24;C08K3/22;C08K3/3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周彩钧 |
地址: | 21444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腐蚀 太阳能 硅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1.70~33.30%的二甲基硅胶、9.78~10.42%的白炭黑、3.70~4.50%的羟基硅油、10.64~11.06%的耐温剂、21.54~23.86%的聚酰亚胺纤维,其余为有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9.40~21.40%的环氧树脂、14.20~15.10%的膨胀石墨、16.50~17.10%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14.50~15.10%的纳米氧化铈、14.80~16.10%的纳米碳化硅,其余为纳米氮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1.70%的二甲基硅胶、9.78%的白炭黑、3.70%的羟基硅油、10.64%的耐温剂、21.54%的聚酰亚胺纤维、22.64%的有机溶剂;所述耐温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9.40%的环氧树脂、14.20%的膨胀石墨、16.50%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14.50%的纳米氧化铈、14.80%的纳米碳化硅、20.6%的纳米氮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3.30%的二甲基硅胶、10.42%的白炭黑、4.50%的羟基硅油、11.06%的耐温剂、23.86%的聚酰亚胺纤维、16.86%的有机溶剂;所述耐温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1.40%的环氧树脂、15.10%的膨胀石墨、17.10%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15.10%的纳米氧化铈、16.10%的纳米碳化硅、15.20%的纳米氮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2.50%的二甲基硅胶、10.10%的白炭黑、4.10%的羟基硅油、10.85%的耐温剂、22.70%的聚酰亚胺纤维、19.75%的有机溶剂;所述耐温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0.40%的环氧树脂、14.65%的膨胀石墨、16.80%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14.80%的纳米氧化铈、15.45%的纳米碳化硅、17.90%的纳米氮化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二醇(EG)、正丁醇、松油醇的一种或几种复配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上述重量份的二甲基硅胶、白炭黑、羟基硅油、耐温剂、聚酰亚胺纤维和有机溶剂;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耐温剂加入到纳米蒸汽磨中进行加工处理30~45分钟,得到复合改性耐温剂;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二甲基硅胶、白炭黑、羟基硅油和四分之三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与步骤二中制得的复合改性耐温剂进行混合加热搅拌和超声振荡处理40~50分钟,得到复合改性胶料;
步骤四:将步骤一种的聚酰亚胺纤维和步骤二中剩余的复合改性耐温剂与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加热搅拌和超声振荡处理30~45分钟,得到复合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制得的复合改性胶料投入到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然后以步骤四中制得的复合改性聚酰亚胺纤维为骨架,将混炼处理的复合改性胶料进行压延复合到复合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外部,得到半成品太阳能硅胶板;
步骤六:对步骤五中制得的半成品太阳能硅胶板进行一次硫化处理,一次硫化处理之后进行二次硫化处理,二次硫化处理之后进行开裁、检验包装入库处理,得到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太阳能硅胶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加热温度为50~60℃,超声波振荡频率为1.5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天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天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7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光膜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星上软件自适应加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