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镀锌废盐酸液氯化亚铁、氯化锌分离处理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981.8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勇;黄荣红;徐小兵;杨元璋;诸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护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9/10 | 分类号: | C01G49/10;C01G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盐酸 氯化 亚铁 氯化锌 分离 处理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镀锌废盐酸液氯化亚铁、氯化锌分离处理剂及其应用,涉及热镀锌废盐酸液氯化亚铁、氯化锌分离处理药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氯化亚铁、氯化锌分离处理材料HB‑C001、氯化锌萃取剂HB‑C002、氯化锌反萃剂HB‑C003、氯化锌浓缩材料HB‑C004。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焙烧法回收盐酸投资成本较高、盐酸价值很低,在投入与产出中不匹配,克服了树脂吸附法和扩散渗析法使用水量较大、造成分出来的酸浓度低回用不完、水量不平衡、对多余水还是要通过中和排放,未能真正达到处理效果,浪费水资源和造成二次污染,克服了萃取法水量不平衡,无法全部使用,对用不完的还是按危废来处理,节约了大量资源也保护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镀锌行业废盐酸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镀锌废盐酸液氯化亚铁、氯化锌分离处理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在热镀锌市场庞大,表面处理废盐酸液产生量约500万m3/a。在废盐酸液中含有杂质(Cr、Cu、Ni)等、并含有130000mg/l FeCI2和10000~100000不等的ZnCI2 mg/l,但对热镀锌废盐酸处理方法,基本上都采用中和法、焙烧法、树脂吸附法、扩散渗析、萃取法等,但在以上处理工艺中都存在不同程度问题。
焙烧法通过加温将废酸液的水与酸全部蒸出来而达到排水时无金属离子目的,但由于盐酸沸点低,在蒸发时盐酸就与水蒸气一同排出,严重污染环境,但也有对盐酸回收,但回收投资成本较高、盐酸价值很低,在投入与产出中不匹配,在焙烧后,FeCI2、ZnCI2和其它杂质混在一起是危废,而危废处理成本极高。
树脂吸附法是通过树脂有选择性对物质的吸附,可吸附盐酸和其它种类酸,但存在着在吸附酸的同时,也吸附一些金属离子(FeCI2、ZnCI2、Cu2+等),对产生的固废和焙烧法接近,还是不能分开,形成危废,最主要是在处理工艺中使用大量的反冲洗清水,导致吸附出来酸通过反冲洗清水稀释后,酸浓度起来越低,使生产工艺水量不平衡,对多余水还是要通过中和排放,未能真正达到处理效果,浪费水资源和造成二次污染;
扩散渗析法膜一面是正极、一面是负极,在处理过程中利用清水在通道中置换,每处理一立方废酸要使用一立方以上清水,在分离ZnCI2时也存在FeCI2,同时FeCI2中也存在ZnCI2的反渗现象,造成固废混淆成为危废,也造成二次污染;
萃取法是比较好的方法,但由于萃取含锌量低,在萃取时每组只萃取5000~8000mg/l,在反萃时用水量大,因无前道处理工艺,只能少量用于助镀液,主要是水量不平衡,无法全部使用,对用不完的还是按危废来处理。
在本发明之前,这些热镀锌废盐酸处理时,都是使用中和法、焙烧法、树脂吸附法、扩散渗析及萃取法等方法,针对废酸处理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处理过程中存在着缺陷,一是用水量不平衡;二是仍然产生危废;三是处理成本高,四是造成二次污染和浪费资源。
在利用除杂后的热镀锌废盐酸取样到实验室进行试验,用量杯取出5000ml,经检测盐酸浓度6%、FeCl2 130000mg/l、ZnCl260000mg/l利用本发明的氯化锌分离处理材料HB-C001、氯化锌萃取剂HB-C002、氯化锌反萃剂HB-C003;氯化锌浓缩材料HB-C004经处理后,废盐酸中FeCl2的ZnCl2含量低于200mg/l,而我国净水剂标准总锌含量是700mg/l,废盐酸中ZnCI2中的FeCI2低于2mg/l,经浓缩后的ZnCI2达到80000mg/l,此浓度可做助镀液,也可满足后继电积锌单质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护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护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