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及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7358.5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1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国;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安全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及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根据在网络环境中获取到的携带文件访问请求的数据包,攫取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确定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对应的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当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对应的风险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确定与所述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对应的疑似安全风险等级,以根据所述疑似安全风险等级以及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启用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对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进行安全防护。如此,可实现针对具有文件访问请求的数据包的风险防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及网络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低风险的局域网络环境中,例如家庭局域网或局部办公环境局域网,在不连接外网的前提下,一般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网络安全攻击事件,为了方便局域网络中的各用户使用网络,一般不会设置较高的防火墙安全等级。然而,在涉及到文件访问请求等较为敏感的操作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针对这种场景定制化设计匹配的网络安全监控措施显得较为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包括:
根据在网络环境中获取到的携带文件访问请求的数据包,攫取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
根据所述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确定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对应的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将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与事前确定的疑似风险访问操作进行比对,确定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对应的风险概率;
当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对应的风险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确定与所述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对应的疑似安全风险等级; 根据所述疑似安全风险等级以及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启用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对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确定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对应的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包括:
将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上传至局域网安全中心,通过所述局域网安全中心对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进行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文件访问事件描述。
其中,当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对应的风险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确定与所述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对应的疑似安全风险等级,包括:
当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对应的风险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确定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对应的疑似风险访问操作类型;
根据所述疑似风险访问操作类型,从风险行为知识图谱中匹配与所述疑似风险访问操作类型对应的疑似安全风险等级。
其中,根据所述疑似风险访问操作类型,从风险行为知识图谱中匹配与所述疑似风险访问操作类型对应的疑似安全风险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疑似风险访问操作类型,从所述风险行为知识图谱中确定与所述疑似风险访问操作类型对应的多个已确定网络安全攻击事件;
将所述多个已确定网络安全攻击事件通过网络安全风险识别模型对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进行风险识别;
根据网络安全风险识别模型针对所述多个已确定网络安全攻击事件的风险识别结果,确定与所述疑似风险访问操作类型对应的疑似安全风险等级。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上述启用的风险防范策略以及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生成安全防护记录信息,并将所述安全防护记录信息上传至所述局域网安全中心,以使所述局域网安全中心根据接收的安全防护记录信息对安全防护策略进行优化更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包括:
数据包攫取模块,用于根据在网络环境中获取到的携带文件访问请求的数据包,攫取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
风险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依次接收的多个待解析实时数据包,确定所述待解析实时数据包对应的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将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与事前确定的疑似风险访问操作进行比对,确定所述文件访问事件描述对应的风险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