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6461.8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三喜;刘文正;徐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A61L2/10;A61L2/14;A61L9/20;A61L9/22;F24F8/192;F24F8/22;F24F8/26;F24F8/30;F24F8/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杨博 |
地址: | 1022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等离子体 杀菌 消毒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包括:盒体,连接有上盖,上盖可闭合形成封闭内腔,内腔用于放置被处理物;镜子,设置于上盖内部表面,用于反射紫外线;臭氧分解模块,设置于盒体内部,用于降低臭氧浓度;放电电极,搭载于臭氧分解模块上部,用于生成低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扩散于整个电极表面;紫外灯,设置于盒体内部两侧且位于放电电极上方,可发射紫外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大气压空气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密度远高于电晕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密度,保证了杀菌装置在杀灭病毒、除臭、分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可靠性,同时,采用紫外灯联合等离子体的方式极大增加了杀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抗生素及消毒剂效力下降,对公众的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使得人们对于医疗卫生领域的需求愈发强烈。
随着等离子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空气净化、医疗消毒等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净化消毒手段,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展现出了高效率、低耗时、绿色环保等显著优势。
等离子体的杀菌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包含的大量活性成分,如带电粒子、紫外线、处于激发态和亚稳态的粒子以及化学活性粒子(包括活性氧粒子ROS和活性氮粒子RNS)等与细菌的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成分发生反应,从而破坏细菌的结构使其失活。而目前的灭菌技术如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杀灭的细菌存在光复活现象,效率低,杀菌效果差;电晕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存在放电电压高(数万伏)、等离子体生成密度低、处理效率和效果差的缺点;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因高温,高能耗等特征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低功耗,低臭氧型的高效率消毒灭菌、净化除臭的便携式装置,并且能够减少臭氧排放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包括:
盒体,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可闭合形成封闭内腔,所述内腔用于放置被处理物;
镜子,设置于所述上盖内部表面,用于反射紫外线;
臭氧分解模块,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用于降低臭氧浓度;
放电电极,搭载于所述臭氧分解模块上部,用于生成低温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扩散于整个电极表面;
紫外灯,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两侧且位于放电电极上方,可发射紫外线。
优选地,所述臭氧分解模块为蜂窝状多孔活性炭搭载臭氧分解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放电电极为多个,各放电电极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高压输出电路的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与放电电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放电电极包括:高压电极、绝缘介质和接地电极;
所述高压电极外部包裹有绝缘介质,所述接地电极呈螺旋状缠绕于绝缘介质表面;
所述高压电极通过引线与电源系统的高压端相连,接地电极通过引线与接地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高压电极为刚性体结构,所述接地电极为柔性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高压电极采用铜材料,所述接地电极采用碳纤维材料,所述绝缘介质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盒体与上盖通过铰链连接。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未经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6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