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向受力型塑料管道抗震固定吊架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35359.6 | 申请日: | 2021-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肖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迎兵 |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20;F16L55/035 |
| 代理公司: | 珠海飞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0 | 代理人: | 陈李青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向 受力型 塑料管道 抗震 固定 吊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侧向受力型塑料管道抗震固定吊架,包括结构体、第二梁夹、第三梁夹、第五螺杆接头,结构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梁夹,第一梁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堵头,第二堵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梁,第一辅助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U型固定架,第二U型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梁夹,第二梁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堵头,第一堵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杆接头,第一螺杆接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杆;本发明在震动摇晃时能够产生轻微的缓冲,减小管道的作用力,且在震动时不容易遭受震动使管道摇晃,减少震动对管道的影响,从而防止水管道在震动时从中间产生的摇晃,起到保护管道的作用,且该种抗震支吊架安装方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管道的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道安装、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侧向受力型塑料管道抗震固定吊架,更具体涉及侧向受力型塑料管道抗震固定吊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是现代生活中用于输送、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设施,其用途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而对于管道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震动,震动时,管道容易遭受震动而摇晃,从而使管道破裂,造成泄露和损失,如果泄露的是油品或天然气,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可能引起火灾,给人们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人们通常为管道加设抗震支吊架来减少震动对管道的影响,抗震支吊架一般设在管道相邻固定端之间悬空的位置,从而防止管道在震动时从中间产生的摇晃,保护管道的接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侧向受力型塑料管道抗震固定吊架;首先将第一辅助梁放置在结构体上端的一侧位置,然后将第一梁夹放置在第一辅助梁一侧的下端位置,接着使第一U型固定架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辅助梁的上端,并通过螺旋的方式将第一梁夹与第一U型固定架进行固定,从而使第一辅助梁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二堵头通过卡合的方式将第一辅助梁一侧的横截面进行卡合,紧接着将第一辅助梁的另一端的下端放置第二梁夹,然后将第二U型固定架通过卡合的方式将第一辅助梁的另一端进卡合,并通过螺旋使第二U型固定架与第二梁夹固定连接,然后将第一堵头通过卡合的方式与第一辅助梁另一端的横截面进行卡合,紧接着将第一抗震铰接件放置在第一辅助梁上端的三分之一处,且第一辅助梁可以调节旋钮,具有能够调节管道的保护长度以提高抗震效果的优点,并通过第一螺杆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第二螺杆与第二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然后再由第一螺杆接头进行螺旋固定,紧接着将第一C型槽钢通过螺旋的方式与第二抗震铰接件进行固定连接,紧接着将第一C型槽钢的另一端通过螺旋的方式与第三抗震铰接件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接着再由第三螺杆与第四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然后再由第二螺杆接头将第四抗震铰接件与第三抗震铰接件进行螺旋固定,然后接着将下端的第二U型管夹的一端分别由第四抗震铰接件和第五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且第二U型管夹的另一端由第十三抗震铰接件和第十二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然后将管道放置在第二U型管夹的上端,接着将第一U型管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管道的上端,然后将第二U型管夹和第一U型管夹的一端由第四螺杆进行连接,借助固定部分的固定力量保持管道的稳定,防止其摇晃,增加抗震性能,两个管箍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可以使两个第一U型管夹和第二U型管夹之间将管道固定成一体,从而使第一U型管夹和第二U型管在震动时产生同样的频率,防止管道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管道的破裂然后再由第三螺杆接头进行螺旋固定,接着将第二U型管夹和第一U型管夹的另一端由第十螺杆进行连接,然后由第八螺杆接头进行螺旋固定,然后将第五抗震铰接件通过第五螺杆与第六抗震铰接件连接,然后由第四螺杆接头将第五抗震铰接件和第六抗震铰接件进行固定,然后由第六抗震铰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螺旋的方式与第二C型槽钢进行固定连接,接着将第二C型槽钢的另一端通过螺旋的方式与第七抗震铰接件固定连接,紧接着将第七抗震铰接件通过第六螺杆与第六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然后在由第五螺杆接头进行旋转固定,紧接着将第二辅助梁放置在结构体的四分之二处,然后将第六抗震铰接件通过第十三螺杆固定在第二辅助梁的一端,紧接着将第四梁夹放置在第二辅助梁下端的三分之一处,将第四U型固定架和第二辅助梁进行卡合固定,然后通过螺旋的方式将第四U型固定架与第四梁夹进行固定,从而使第二辅助梁的一端固定在结构体的一端,且将第三梁夹放置在第二辅助梁的另一端的下端位置,然后将第三U型固定架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并将第三U型固定架与第三梁夹进行螺旋固定,然后将第二辅助梁两端的横截面,通过卡合的方式依次将第三堵头和第四堵头进行卡合固定,紧接着将管道另一端的第十二抗震铰接件,使其通过第九螺杆进行连接,然后再由第七螺杆接头螺旋固定连接,且第十一抗震铰接件通过螺旋的方式与第三C型槽钢进行固定连接,接着将第九抗震铰接件通过螺旋的方式与第三C型槽钢进行固定连接,且第九抗震铰接件通过第七螺杆将第十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再由第六螺杆接头进行螺旋固定连接,接着将第三辅助梁放置在结构体上端的四分之三处,且辅助梁与C型槽钢通过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保证其固定的牢固性,达到管道防震的最好使用效果,且辅助梁与之间C型槽钢之间又通过若干个螺杆和螺杆接头进行连接,在需要延长其长度时可以调整连接螺杆连接的位置,达到改变抗震支吊架保护长度的效果,并将第九抗震铰接件通过第七螺杆将第三辅助梁的一端进行螺旋固定,然后将第八U型固定架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三辅助梁的上端,然后将第八U型固定架穿过第六梁夹表面的通孔,并由螺旋的方式进行固定,从而使第三辅助梁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三辅助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七U型固定架进行卡合的方式将第三辅助梁进行固定,然后再穿过第五梁夹表面的通孔,并通过螺旋的方式将第七U型固定架与第五梁夹进行螺旋固定,接着将第三辅助梁两端的横截面分别由第五堵头和第六堵头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三辅助梁的两端,然后将第十三抗震铰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一螺杆与第十四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并通过第九螺杆接头进行螺旋固定连接,接着使第十四抗震铰接件通过螺旋的方式与第四C型槽钢进行螺旋连接,然后将第一抗震铰接件通过螺旋的方式与第四C型槽钢进行连接,且第十五抗震铰接件通过第十四螺杆与第十六抗震铰接件进行连接,并通过第十螺杆接头进行螺旋固定连接,紧接着将第五堵头和第六堵头依次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第四C型槽钢横截面的两端,且C型槽钢滑动与抗震铰接件连接在辅助梁内,可以根据管道安装的高度对C型槽钢安装长度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扩大抗震支吊架的适用范围,从而使整个支吊架固定牢固,增加其防震效果,然后将第四辅助梁放置在结构体的一端,并将第十六抗震铰接件通过螺旋十二螺杆将第四辅助梁进行固定连接,然后通过将第六U型固定架放置在第四辅助梁的一端,且将第七梁夹放置在第四辅助梁的下端,接着将第六U型固定架穿过第七梁夹表面的通孔,并通过螺旋的方式将第六U型固定架和第七梁夹进行固定,进而使第四辅助梁固定在结构体的一侧,紧接着使第五U型固定架通过卡合的方式将第四辅助梁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七梁夹放置在第四辅助梁下端一侧,并将五U型固定架穿过第四辅助梁表面的通孔,利用螺旋的方式将五U型固定架和第四辅助梁进行固定,从而使第四辅助梁进行有效地固定在结构体的一侧位置,然后将第七堵头和第八堵头依次通过卡合的方式与第四辅助梁两端的横截面进行卡合固定,且在震动时,水道会产生轻微的摇晃,而C型槽钢的刚度较大,会对管道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使管道产生形变,且C型槽钢内部的固定孔为长圆孔可以在抗震铰接件摇晃时,内C型槽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滑移,从而在摇晃时能够产生轻微的缓冲,减小外部对管道的作用力,通过第一梁夹、第一辅助梁、第二U型固定架、第二梁夹、第一堵头、第一螺杆接头、第二螺杆、第一螺杆、第一抗震铰接件、第一U型固定架、第二抗震铰接件、第一C型槽钢、第三梁夹、第二辅助梁、第四梁夹、第四U型固定架、第八抗震铰接件、第十三螺杆、第四堵头、第五螺杆接头、第六螺杆、第三U型固定架、第五螺杆、第三堵头、第三抗震铰接件接件、第二螺杆接头、第三螺杆、第四抗震铰接件、第三螺杆接头、第四螺杆、第五抗震铰接件、第四螺杆接头、第二C型槽、第一U型管、第九螺杆、第十一抗震铰接件、第十抗震铰接件、第三辅助梁、第九抗震铰接件、第五堵头、第八螺杆、十五抗震铰接件、第三C型槽钢、第十二抗震铰接件、第六螺杆接头、第七螺杆、第十螺杆、第八螺杆接头、第十三抗震铰接件;、第十一螺杆、第九螺杆接头、第十四抗震铰接件、第四C型槽钢、第七堵头、第五U型固定架、第四辅助梁、第十二螺杆、第八堵头、第七梁夹、第六U型固定架、第十螺杆接头、第十六抗震铰接件、第二固定通孔、固定齿、第一固定通孔、第二固定脚、固定槽、第一固定脚、第一限位块;、第四固定通孔;、第二限位块、第三固定通孔、第五固定通孔、第七螺杆接头、连接柄、第十四螺杆、第六堵头、第五梁夹、第七U型固定架、第八U型固定架、第六梁夹、第七抗震铰接件、第六抗震铰接件、第二U型管夹和第八梁夹各个部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在震动摇晃时能够产生轻微的缓冲,减小管道的作用力,且在震动时不容易遭受震动使用管道摇晃,减少震动对管道的影响,从而防止管道在震动时中间产生的摇晃,起到保护管道的作用,且该种抗震支吊架安装方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管道的抗震性能;进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迎兵,未经肖迎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5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