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炉壳在线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3064.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向宏宇;陆永定;张杰;杨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在线 排水 装置 方法 | ||
一种高炉炉壳在线排水装置及其排水方法,属于冶金领域,所述排水装置,包括不锈钢隔离网、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碳素导热层、排水管道、排水阀门,不锈钢隔离网安装在炉壳内壁;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紧贴不锈钢隔离网,碳素导热层紧贴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排水管道设置在高炉炉壳底板标高上部50毫米处并沿炉壳均布,排水阀门设置在排水管道上。本发明在重力和炉内压力作用下,在不损害耐材的前提下,实现操作工人能自由完成在线排水的功能。不仅避免炉缸耐材损害、达到安全生产的作用,而且不会增加多余的设备,使炉底炉缸更加稳定、安全、长寿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高炉,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炉壳在线生产过程中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炉底部位炉壳和碳捣料、碳砖之间存在气隙,在炉内高压气体压力、高温热应力长期作用下,炉底会聚集部分自由水、汽,造成碳砖开裂、碳捣料导热性能衰减,铁水顺着气流通道侵蚀造成炉底耐材损害,严重威胁到安全生产。因此需要在高炉有限的空间上配备在线排水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气隙、水、水蒸气对炉缸耐材的损害,减低铁水侵蚀的机率,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炉壳在线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炉壳在线排水装置,以45度倾角设置于高炉炉壳冷却壁与炉底环板之间,其特征是包括不锈钢隔离网、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碳素导热层、排水管道、排水阀门,不锈钢隔离网安装在炉壳内壁;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紧贴不锈钢隔离网,碳素导热层紧贴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排水管道设置在高炉炉壳底板标高上部50毫米处并沿炉壳均布,排水阀门设置在排水管道上;不锈钢隔离网的网孔孔径是0.5mm;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采用3-5毫米高铝粒级骨料制成。
一种高炉炉壳在线排水方法,其特征是在高炉炉壳底板标高上部50毫米处沿炉壳均布设置十二处排水管,水蒸气进入到炉底捣料与冷却壁间隙中并通过0.5mm孔径的不锈钢隔离网、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碳素导热层到达炉壳下部游离冷凝水聚集;通过炉底均匀分部的十二根排水管排出。 操作工人完成在线排水,大幅度减少了高炉炉缸在高强度工况下非正常原因产生的气隙、水、水蒸气、碱金属汽化等对炉底、炉缸耐材损害、减低铁水侵蚀的机率,增加炉缸体系耐材导热体系长周期平衡的能力。
本发明在重力和炉内压力作用下,在不损害耐材的前提下,,实现操作工人能自由完成在线排水的功能,增加炉底炉缸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满足抗高压、抗高温、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的前提下、实现高炉在生产状态下可以将炉底冷凝水排除的功能。通过0.5mm孔径的不锈钢网、粒级料、碳素捣料的结构设置,达到炉壳下部游离冷凝水的聚集。由于冷却壁下部炉壳表面温度低,炉壳下部游离冷凝水和水汽在此聚集,达到一定富集度时, 操作工人完成在线排水,减少了气隙、水、水蒸气等对炉缸耐材损害、减低铁水侵蚀的机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炉炉壳在线排水装置,位于冷却壁与炉底环板之间,通过管道和炉壳连接,包括高炉炉内部分不锈钢隔离网、颗粒级透水层、碳质联结层、导热层,高炉炉外部分包括排水管道、排水阀门。不锈钢隔离网安装在炉壳内壁作用是炉内冷凝水汇集到排水通道;颗粒级透水层紧贴不锈钢隔离网,堆角45度高度超过排水口上标高50毫米,作用是炉壳与冷却壁之间的水、汽在炉底环状空气通道由于低温冷凝;碳质联结层将颗粒级透水层连接到一起,外侧形成水汽结合通路,内侧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高温传递到冷却壁,完成热交换。导热层是导热系数大的碳化硅捣料、同时有良好的抗铁水、抗渣侵蚀的功能。起到防止正常生产过程中排水时,原有的炉缸气隙孔道气流不能扩大,保护碳砖。
高炉炉外部分排水管道采用直径50毫米钢管,安装角度10度,外侧低,确保收集的冷凝水不回流炉内。排水阀门本身带有排汽功能,压力等级10公斤不锈钢球阀,设置在排水管外侧。满足高湿度、高压情况下快速开关的要求。
一种高炉炉壳在线排水方法,其特征是在高炉炉壳底板标高上部50毫米处沿炉壳均布设置十二处排水管,在高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大部分通过上部煤气气流带走,极少部分水蒸气进入到炉底捣料与冷却壁间隙中并通过0.5mm孔径的不锈钢隔离网、耐高温颗粒级透水层、碳素导热层、到达炉壳下部游离冷凝水聚集;通过十二根排水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