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别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251.1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光;李治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06V40/18;G08B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劳剑东;刘明星 |
地址: | 5100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眼别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目标对象预留的预留身份信息和预留眼别信息;获取目标对象的实时音视频信息;从所述实时音视频信息中提取出身份特征和眼别特征,并将所述身份特征和所述眼别特征分别与所述预留身份信息和所述预留眼别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则,则输出比对成功信息,若比对结果不符合预设规则,则输出比对失败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精准识别患者的身份以及眼别,过程可靠,避免出现医疗不良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别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别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现眼科医院主要实施身份手腕带及眼别标识额部识别操作规程,在眼部治疗、手术或检查前进行“三查七对”、多次核对眼别,以避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但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眼别错误的现象,后果极为严重,容易出现医疗事故并引起医疗纠纷。中国实用新型CN209543837U公开了一种区分眼别标识的提示卡,其将需处理的眼别信息形象化并制成卡片,可放置于患者的病床前,以协助护士上药。但该提示卡与常规的身份手腕带及眼别标识额部识别均属于人为操作,存在着先天的不可靠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眼别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主要解决现有眼别标识卡不可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眼别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目标对象预留的预留身份信息和预留眼别信息;
获取目标对象的实时音视频信息;
从所述实时音视频信息中提取出身份特征和眼别特征,并将所述身份特征和所述眼别特征分别与所述预留身份信息和所述预留眼别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则,则输出比对成功信息,若比对结果不符合预设规则,则输出比对失败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比对成功信息后,还输出目标对象当前应当接受的医疗操作。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若所述比对失败信息持续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发出文字/语音警告,医护人员核对并矫正自身行为,或将所述身份特征和所述眼别特征分别覆盖所述预留身份信息和所述预留眼别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参与比对的所述身份特征/所述眼别特征与所述预留身份信息/所述预留眼别信息的重合度为100%。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预留身份信息包括预留面容信息以及预留声音信息,所述身份特征包括面容特征以及声音特征。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提取目标对象预留的预留身份信息和预留眼别信息之后还包括语音提示,所述语音提示用于播报目标对象的预留眼别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从所述实时音视频信息中提取医护人员的当前动作特征,根据内置逻辑判断所述当前动作特征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则不作语音告警,并将所述当前动作特征记录在案,若不符合则发出语音告警。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眼别识别装置,包括:
预留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目标对象预留的预留身份信息和预留眼别信息;
实时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实时音视频信息;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从所述实时音视频信息中提取出身份特征和眼别特征,并将所述身份特征和所述眼别特征分别与所述预留身份信息和所述预留眼别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则,则输出比对成功信息,若比对结果不符合预设规则,则输出比对失败信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