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组智能增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1990.9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乐;王多才;李洪烈;常大伟;李佳鹏;王磊;任永磊;彭太翀;马铁量;姚红亮;王浩;郝星;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孔灿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机组 智能 增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压缩机组智能增减控制方法,应用在具有多台压缩机组联合运行的天然气管道压气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压缩机控制系统判断压缩机启动或停止时间,若启停机时间大于30分钟,系统自动调节平稳,并进入步骤S2,若启停机时间小于等于30分钟,系统跳出压缩机组运行数量计算模型;
S2:获取天然气管道压气站与压缩机组运行相关的实时工况参数,依次建立压缩机组运行数量计算模型、运行负荷增减机组计算模型和喘振裕度计算模型;
所述建立压缩机组运行数量计算模型具体为:根据压缩机对管道内天然气做功的计算模型,建立最少可启动机组的数量计算模型N,所述压缩机组运行数量计算模型N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N代表理论计算得出的压缩机运行数量,n代表实际压缩机运行数量,Pi代表各压缩机对管道内天然气所做的功,Pe代表各台压缩机额定功率,η代表综合效率修正系数,i代表压缩机组的数量;
所述运行负荷增减机组计算模型通过负荷占用比Load表达,所述负荷占用比Load通过如下表达式求得:
其中,Load代表负荷占用比,R代表平均负荷,Rmax代表最大负荷,Rmin代表最小负荷;
所述平均负荷R的计算通过如下表达式求得:
其中,n代表实际压缩机运行数量;
所述喘振裕度计算模型具体通过机组平均裕度M表达,所述机组平均裕度M通过如下表达式求得:
其中,M代表机组平均裕度,n代表实际压缩机运行数量,Mi代表各压缩机喘振裕度;
S3:根据所述压缩机组运行数量计算模型、运行负荷增减机组计算模型和喘振裕度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延时180秒,触发增启或减停机组命令;
S4:当需要增启、减停压缩机组时,根据优先级比选结果,自动触发对应机组的启停机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智能增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压缩机对管道内天然气做功的计算模型的具体表达式为:
P=qHa
其中,P代表压缩机组对管道内天然气所做的功,Ha为绝热压头,q为天然气质量流量;
所述天然气质量流量q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q=drdQb
其中,dr代表天然气相对密度,d代表空气密度,Qb代表压缩机进口的标况体积流量,可由压缩机进口流量计测量给出;
所述绝热压头Ha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其中,Ps、Pd、Ts分别代表压缩机天然气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进口温度,Mw代表天然气摩尔质量,R代表普适气体常数,R=8.3145J/(mol·K),Zs代表压缩机进口条件天然气压缩系数,γ代表天然气绝热指数;
所述天然气绝热指数γ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其中,m代表天然气多变指数,Ps、Pd、Ts、Td分别代表压缩机天然气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进口温度、出口温度,Zs、Zd分别代表压缩机进口、出口天然气压缩系数;
所述压缩机进口、出口天然气压缩系数Zs、Zd的计算表达式分别如下:
其中,Ppc、Tpc分别代表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Ppc、Tpc计算公式分别通过如下公式求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未经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9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