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1816.4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亨;季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54;H01M10/6551;H01M10/65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电芯,壳体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与电芯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壳体内填充有电解液,该电池还包括导热层,电芯的外周包覆有导热层。本发明不仅可以整体降低电池的温升情况,同时还能均匀散热,从而使电池内部的温度变得更加均匀,消除热量因素对电池单体容量的制约,使大容量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同时得到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大容量电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动力及储能领域。随着上述领域对于电池要求的提高,在要求电池能量密度和单体电池容量的同时,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样具有较高的要求。
随着单体电池容量和比能量的不断增加,电池尺寸和使用过程中的发热量相应不断增加。一方面,电芯使用过程中的内部的最高温度可能会成为电池容量的瓶颈(当内部的最高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电池内部的副反应速度会明显加速,电池性能会出现明显恶化,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电池内部会形成明显的温度梯度,温度上的差异不仅会导致电池内部不同位置的充放电脱/嵌锂浓度的差异,同时也会造成不同位置的衰减速率和衰减程度的差异,这种充放电和衰减的不均匀性会进一步加剧大容量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衰减,成为大容量电池的性能制约瓶颈。
基于此,亟需一种电池,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不仅可以整体降低电池的温升情况,同时还能均匀散热,使电池内部的温度变得更加均匀,消除热量因素对电池单体容量的制约,使大容量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同时得到保证。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电芯,所述壳体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分别与所述电芯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电池还包括导热层,所述电芯的外周包覆有所述导热层。
可选地,每个所述电芯的外周均分别包覆有所述导热层。
可选地,所述导热层上设有贯通所述导热层的孔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孔状结构为网状通孔或所述孔状结构为多个均匀设置的圆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导热层为金属层。
可选地,所述导热层为可压缩材质构成。
可选地,所述导热层为弹性结构。
可选地,所述导热层为泡沫状金属。
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热层和所述壳体之间,或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电芯与所述导热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30μm-500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通过将电芯设于壳体内,壳体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与电芯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壳体内填充有电解液,以此确保电池的正常充放电性能。进一步地,电池还包括导热层,电芯的外周包覆有导热层,按此设计,具备如下优势:1、能够实现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热单元(单个电芯)的分散,降低发热密度;2、由于电芯的外周包覆了导热性良好的导热层,从而能够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更快速、均匀地传导到电池外部。
整体而言,本发明不仅可以整体降低电池的温升情况,同时还能均匀散热,从而使电池内部的温度变得更加均匀,消除热量因素对电池单体容量的制约,使大容量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同时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