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1755.1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2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军;王蓓蓓;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4 | 分类号: | H04M1/72454;H04M1/72463;H04M1/6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刘悦晗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解锁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本终端的开机指令,拍摄第一图像;获取终端预先在关机前预设时长内拍摄的第二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判断是否直接解锁本终端。减少用户在终端开机时的输入操作,操作简单,在保证终端及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自动设置是否直接解锁本终端,提升了智能化和人性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端尤其是智能终端,迅速普及。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终端早已从单一的通信工具进化成人们生活工作的信息处理中心。个人敏感信息,如通话(或短/彩信)记录、社交网络的用户名/密码、购物网站/物流平台/网上银行的账号/密码等等,越来越多的保存在终端上。为保护用户个人敏感信息、避免误操作和节省电力,终端通常具有屏幕锁定功能。启用屏幕锁定功能的终端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无操作时,会自动锁定屏幕。常见的屏幕锁定方式有:滑动、面部、签名、图案、数字密码和混合密码等,还有近年来流行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3D(三维,3Dimensions)面部识别等。其中,以指纹识别、3D面部识别为代表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屏幕锁定方式,自被苹果引入市场后,迅速受到热捧。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解锁方式,如指纹识别和3D面部识别等,在数据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上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但重启终端后,通常会弹出开机密码输入界面,提示用户正确输入录入指纹或面部3D图像时设置的开机密码解锁终端;否则,终端将一直停留在开机密码输入界面,无法正常启动和使用,当然也无法使用指纹识别或3D面部识别等其他方式解锁和使用终端。开机密码就是录入指纹或3D面部图像时,终端提示设置的图案、数字密码或混合密码。也有部分品牌的终端,如魅族、努比亚等,在重启后不会显示开机密码输入界面,正常启动后,可直接使用指纹识别或3D面部识别解锁终端。但像华为、小米、苹果、一加等多数品牌的终端,在重启后都会显示类似“重启后要求输入开机密码”的提示,提示输入正确的开机密码。另外,极少数品牌的终端,如谷歌的Nexus系列,在配置指纹识别或3D面部识别功能时就可选择配置终端重启后是否首先使用图案、密码等方式解锁。
重启后的终端要求输入正确开机密码的初衷是保护终端及数据。此种逻辑在终端开关机不频繁时并没有什么不妥,既可以提升终端及数据的安全性,还能加深用户对解锁密码的记忆,可谓“一举两得”。但在终端开关机频繁的场景下,每次重新启动都要输入开机密码,操作繁琐,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但若直接跳过重启后的开机密码输入环节,又可能会降低终端及数据的安全性;若在指纹识别或3D面部识别配置时让人们自行选择重启后是否首先使用图案、密码等方式解锁,需人们手动设置,智能化和人性化程度不足。
发明内容
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作为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本终端的开机指令,拍摄第一图像;
获取终端预先在关机前预设时长内拍摄的第二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判断是否直接解锁本终端。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判断是否直接解锁本终端,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一致的情况下,直接解锁本终端;
在确定出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开机密码输入界面。
优选地,所述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通过本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第三图像,和/或通过本终端的后置摄像头拍摄第四图像;
所述第二图像包括通过本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第五图像,和/或通过本终端的后置摄像头拍摄的第六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