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盆栽自动补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1683.0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宇;王方清;王苑;王生福;周明琴;王栋;黄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铭宇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盆栽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盆栽自动补水装置,属于盆栽补水技术领域,包括蓄水机构与盆体,蓄水机构通过软水管与盆体相连接,蓄水机构包括伸缩支柱,伸缩支柱上设有调节旋钮,伸缩支柱的顶端设有蓄水箱,蓄水箱的顶端设有进水口,蓄水箱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器,蓄水箱的四周上还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智能阀门,智能阀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盆体上设有的浇灌圈可对盆栽内部的植物均匀补水,并通过湿度感应器控制补水量,方便对盆栽进行补水,减少补水不均匀,过多或者过少对生物盆栽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设有的控制器、智能阀门以及湿度感应器的配合,可自动对盆栽进行补水,不需要人为补水,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盆栽补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盆栽自动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实验室内一般会放有盆栽,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生长方面的知识,但是现有生物盆栽在一次实验完后会放置在一边,留置下次实验使用,在放置期间实验人员容易忘记对生物盆栽进行补水,生物盆栽很可能会因为缺水枯萎或者死亡,影响下次实验使用,而且即使人工对其补水,其补水量也很难确定,补水不够均匀,补水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生物盆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盆栽自动补水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盆栽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蓄水机构与盆体,所述蓄水机构通过软水管与盆体相连接,所述蓄水机构包括伸缩支柱,所述伸缩支柱上设有调节旋钮,所述伸缩支柱的顶端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蓄水箱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蓄水箱的四周上还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智能阀门,所述智能阀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远离控制器的一侧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配合有接水板,所述接水板上开设有斜槽,所述蓄水箱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伸缩支杆,所述伸缩支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支杆的输出端与接水板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的内壁上还设有液位报警器,所述液位报警器位于两个伸缩支杆的下方,且液位报警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的内部放置有湿度感应器,所述湿度感应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盆体的盆口四周套接有浇灌圈。
进一步的,所述浇灌圈的内壁上开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靠近浇灌圈内圈的一侧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直径与浇灌圈内圈的直径相等,所述环形挡板上环形整列有八个第一通孔,所述浇灌圈的外壁上设有安装连接孔,所述安装连接孔与引水槽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挡板上还设有四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喷头,所述连接管的底端阵列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可调节伸缩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盆体上设有的浇灌圈可对盆栽内部的植物均匀补水,并通过湿度感应器控制补水量,方便对盆栽进行补水,减少补水不均匀,过多或者过少对生物盆栽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设有的控制器、智能阀门以及湿度感应器的配合,可自动对盆栽进行补水,不需要人为补水,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蓄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蓄水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浇灌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铭宇,未经王铭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