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多用旁路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1642.1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0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波;李玲萍;何红如;詹雯雯;何靖玲;李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1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张伶俐 |
地址: | 441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用 旁路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用旁路引流装置,包括:柔性电缆、空心铜柱、连接锥、卡紧螺柱、夹齿等结构;所述空心铜柱为具有同心空腔的铜制柱体,所述柔性电缆的一端插载在所述空心铜柱内,柔性电缆另一端通过夹紧端连接导电片,导电片上设有用于连接外接设备的固定孔;所述空心铜柱远离柔性电缆的一端采用一圆台结构的连接锥连接,连接锥的粗端和空心铜柱固定连接,连接锥的细端固定有一螺杆结构的卡紧螺柱,所述夹齿上设有螺纹孔,此螺纹孔和卡紧螺柱互相配合,夹齿的夹隙中通过旋转轴配合有受电棱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因连接不可靠而脱落造成的电弧风险,提升了作业现场的安全因素,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多用旁路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程实际施工时,通常现有的旁路引流方式是采用一根电缆直接挂载 或者卡压在接电位上,这样的连接方式很容易因为后期的摇晃或者金属变形产生 松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输电横截面过小产生较大电弧影响用电作业安全,并且 这样的连接方式很容易发生脱落,也容易造成断电风险,直接影响到旁接电路的 使用或者旁路电路供电的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现有的技术需要一种可以减 小断电风险和电弧风险并且适用范围广的旁路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用旁路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多用旁路引流装置,包括:柔性电缆、空心铜柱、连接锥、卡紧 螺柱、夹齿、夹隙、旋转轴、受电棱柱、导电片、夹紧端、固定孔、卡紧孔、卡 紧栓、接电位、接电螺栓;所述接电位为带电接电口,接电位通常为常用开关或 者保护器的出电位,接电螺栓为接电位上用于外接其它受电器件的螺栓;所述柔 性电缆为柔韧性良好的导电线缆,所述空心铜柱为具有同心空腔的铜制柱体,所 述柔性电缆的一端插载在所述空心铜柱的同心空腔内,紧压空心铜柱的侧壁,空 心铜柱整体发生形变将柔性电缆的端部卡紧固定在空心铜柱的同心空腔内;柔性 电缆的另一端设有一夹紧端,夹紧端一端面为长方形,另一端为圆形的空心结构, 夹紧端的圆端面端外嵌在柔性电缆的端部,并挤压夹紧端的圆端面端将夹紧端卡 紧固定在柔性电缆的端部,夹紧端的长方形端面端内嵌有一导电片,导电片上设 有用于连接外接设备的固定孔;所述空心铜柱远离柔性电缆的一端采用一圆台结 构的连接锥连接,连接锥的粗端和空心铜柱固定连接,连接锥的细端固定有一螺 杆结构的卡紧螺柱,所述夹齿的主体为两段平行齿状结构,夹齿的两端平行齿状 结构下方采用一横梁连接固定,横梁的下方设有一螺纹孔,此螺纹孔和卡紧螺柱 互相配合,夹齿的两段平行齿状结构之间形成夹隙,夹隙中通过旋转轴配合有一 用于连接接电螺栓的受电棱柱。
优选的,为了提高受电棱柱的多用性,使其更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接电螺栓, 所述受电棱柱由柱体、受电螺孔构成,所述柱体为多棱柱结构,柱体的棱面数量 至少为三组,每组棱面的中心处均设有轴心线垂直于该棱面的受电螺孔,受电螺 孔的数量和柱体的棱面数量一致,每组受电螺孔的螺孔规格和市面上最常用的接 电螺栓的螺杆规格分别对应一致。
优选的,为了保证输电可靠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因为输电横截面过小产生较 大电弧影响用电作业安全,所述夹齿的横梁下端面和连接锥的上端面的关系要满 足,在卡紧螺柱和夹齿之间旋紧时,连接锥的端面和夹齿的横梁下端面完全贴合。
优选的,为了防止在引流过程中,因为误操作导致卡紧螺柱和夹齿之间脱落, 引发断电风险,所述夹齿的横梁侧面设有一轴心线垂直于卡紧螺柱所配合螺纹孔 轴心线的卡紧孔,卡紧孔中螺纹配合有一卡紧栓,可通过旋紧卡紧栓将卡紧螺柱 压迫卡紧,相对固定卡紧螺柱和夹齿,避免卡紧螺柱和夹齿之间脱落引发断电风 险。
优选的,为了防止旋紧卡紧栓将卡紧螺柱压迫卡紧时,卡紧栓将卡紧螺柱的 螺纹压迫损伤,所述卡紧栓靠近卡紧螺柱的一端设有具有良好形变能力的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