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1358.4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文;陈新军;乔辉;王纪伟;李东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高洁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计算 页岩 溶解 含量 方法 装置 计算机系统 | ||
1.一种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0、确定当前工区的页岩溶解气含量的影响因素,针对单一所述影响因素,建立单因素回归模型;
步骤S20、基于所述单因素回归模型,根据其回归系数从所述影响因素中确定出当前工区的页岩溶解气含量的主控因素;
步骤S30、基于所述主控因素,建立当前工区的页岩溶解气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所述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后根据相关性定性确定,所述回归分析的对象包括页岩岩石物性特征、页岩残留烃特征以及页岩气溶解度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页岩岩石物性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含油饱和度、含气饱和度和岩石密度;
所述页岩残留烃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残余烃含量S1与氯仿沥青“A”;
所述页岩气溶解度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地层温度、地层压力、地层水矿化度、气在水中溶解度以及气在油中溶解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通过一定原则确定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所述主控因素;
其中,所述一定原则包括相应的单因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单因素对应的相关系数R2取值大于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确实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页岩溶解气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
步骤S32、根据所述主控因素,选择适合当前工区的回归分析模型,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作为页岩溶解气含量预测基本模型;
步骤S32、根据所述页岩溶解气含量预测基本模型,对所述主控因素进行多因素耦合分析,确定当前工区的页岩溶解气含量的计算模型,并作为最终的页岩溶解气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页岩溶解气含量预测基本模型为:
Vs=C0+C1×S1+C2×Sw+C3×Sg+C4×T+…+Ci×Xi
其中,C0为常数;
Vs表示页岩溶解气含量,单位为m3/t;
S1表示岩石中残余烃含量,单位为mg/g;
Sw表示页岩的含水饱和度,单位为%;
Sg表示页岩的含气饱和度,单位为%;
T表示地层温度,单位为℃;
Xi(i=1,2,…m)表示溶解气含量的主控因素,Ci(i=1,2,…m)表示Xi对应的待定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的取值应满足通过其所确定的所述主控因素占所述影响因素的比例不低于30%且不高于5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快速计算陆相页岩溶解气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页岩溶解气包括水溶气与油溶气,二者合并建模,以建立所述页岩溶解气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3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