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0211.3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步伟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14;G01N1/34;C22B23/00;C22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靳魁 |
地址: | 221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显色 控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萃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通过系统控制的定时采取关键级液样,并经过除油过滤后输出至光源分析仪,检测出来的透光值可换算成4‑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到其他端口,其既可以将数字信号换算成浓度值控操作员调控,又能通过处理器下达指令给PLC或DCS,用于自动化控制生产线的各项进料量的大小,实现由原有生产线技术人员根据眼睛观察颜色变化或等待分析单数据结果手动调整进料流量变成在线实时全智能判断趋势智能修正参数给出指令,从而提高生产线的检测分析时间以及检测分析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萃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湿法冶炼过程中,萃取法分离金属离子作为现代冶金的主要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制备纯度高的化工产品的步骤大大简化了,以前的方法,比如重结晶、化学除杂法等方法,不仅步骤繁琐,而且会降低主要金属的回收率,并且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镍钴等有色金属在回收过程中,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分离,常用的萃取剂为酸性磷类萃取剂,操作工通过肉眼观察各生产线关键级水相或有机相颜色变化的趋势,来判断生产线变化趋势,并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使趋势变化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再定时(2-4h/次)取样送分析室,通过原子吸收、ICP、滴定等方法确定检测结果,来判定生产线这一段时间内的控制是否需要调整。
而人工取样比对颜色的频率一般为20-60min,再通过微调生产线参数来稳定生产线,但操作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并不能很好贯彻此要求,有时甚至做不到120min比对一次,若出现品质异常,往往已经造成了很多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返工,造成生产的浪费,且操作工即使能按规定时间取样比对,但受制于技能水平以及对颜色变化的敏感度的差异,生产线调整的方向和程度也有出入,仍有可能造成品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往由人工取样比对颜色的生产模式,容易造成生产线故障且导致生产不合格产品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所述系统设置在控制箱体内,其包括:采样前处理模块、检测模块以及处理器模块;
所述采样前处理模块:自动定时采集关键级溶液的样品,并经过除油过滤处理后输送至检测模块;所述采样前处理模块由蠕动泵以及除油机构组成;
所述检测模块:将前处理后的样液,通过光学分析后得到其相关的透光值,并输出对应的4-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所述检测模块即光源分析仪;
所述处理器模块:将4-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值处理换算为浓度值,并提供报警和控制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除油机构固定连接在控制箱体的内部底端一侧;所述除油机构由外壳、一级过滤件以及过滤箱组成;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一号通孔;所述一级过滤件设置在外壳的底部;所述一级过滤件的内部间隔布置有一号过滤芯;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壁右上角;所述过滤箱内滑动连接有二级过滤件;所述二级过滤件由封板、一号引导板、二号过滤芯、二号引导板以及固定框组成;所述封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外侧;所述一号引导板契合连接在固定框上;所述二号过滤芯卡接在一号引导板内部;所述二号引导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二号通孔;所述一级过滤件的一端穿孔连接在二号通孔中;所述过滤箱的两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固定框滑动连接在两侧的滑轨中;所述过滤箱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直杆;所述封板卡接在直杆上;所述封板契合连接在过滤箱的前端侧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步伟,未经马步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