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碳九产品中黑色聚合物产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0163.8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5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召方;刘畅;王培歌;谢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40 | 分类号: | C08F2/40;C08F240/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吴茜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产品 黑色 聚合物 产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碳九产品中黑色聚合物产生的方法,将甲苯溶剂注入至配制罐中,开启离心泵对甲苯溶剂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15分钟以上且完成1次工作循环后结束;循环完成后,启动电加热器对甲苯溶剂进行加热,甲苯溶剂温度达到30℃~40℃后,依次将二乙基羟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注入至配制罐中,二乙基羟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甲苯溶剂的质量比为5:3:12;启动电加热器对混合液体进行加热,控制混合液体温度在30℃~45℃,开启离心泵对混合液体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且完成2次工作循环后降至室温;将混合液体送入加注罐内,开启计量泵将混合液体注入碳九产品中,混合均匀后能够减少碳九产品中黑色聚合物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碳九产品中黑色聚合物产生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添加可以减缓或阻止碳九组分中双烯烃聚合的阻聚剂从而降低黑色聚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目的是解决黑色聚合物影响碳九产品质量的技术难题,属于添加阻聚剂减缓或阻止双烯烃聚合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九产品衍生物可以用作玫瑰、鸢尾、柑桔、橙、茉莉、香叶天竺葵等香精的调合香料,也可以单独用作碳九石油树脂的原料或作溶剂油原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碳九产品消费能力逐年增长,虽然我国碳九产品不断增长,但仍无法满足下游装置生产的需求,国内碳九树脂出现供不足需,尤其是碳九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碳九产品的使用种类越来越多。我国碳九产品主要是以裂解乙烯副产的粗汽油为原料,通过脱除碳五、碳六~碳八等轻组分后,获取碳九产品。由于碳九产品中含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双环戊二烯、多环烯,很容易发生自聚和互聚反应,尤其在有氧的条件下,这种聚合反应更加活泼,生成一些颗粒状或絮状的黑色物质,影响碳九产品的质量,因此在碳九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添加适宜的阻聚剂来减缓或阻止这种聚合反应,而且此种阻聚剂不能影响碳九衍生物或碳九石油树脂产品的质量。
目前生产裂解汽油工艺中处理原料粗裂解汽油,经过预分馏系统的脱碳五塔脱除碳五轻组分后,然后进入脱碳九塔,顶部产出碳六~碳七组分,底部产出碳八~碳九组分,碳八~碳九组分作为苯乙烯抽提(STED)技术生产苯乙烯的原料,经过碳八切割单元产出碳九产品,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出的碳九产品中出现少量的黑色物质,经过长时间储存后(一个星期左右),黑色逐渐增多,从而影响碳九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碳九产品中黑色聚合物含量的方法,工艺过程中使用可以减缓或阻止碳九组分中双烯烃聚合的阻聚剂,具有工艺简单、低附加值的混合物、工艺运行稳定、简单实用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少碳九产品中黑色聚合物产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充填:将适量甲苯溶剂通过可移动式往复泵注入至配制罐中,开启离心泵通过回流返回线对配制罐内的甲苯溶剂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15分钟及以上且完成1次工作循环后结束;
(2)加热:步骤(1)的循环完成后,启动电加热器对配制罐内的甲苯溶剂进行加热,控制配制罐内甲苯溶剂的温度在30℃~40℃之间;
(3)混兑:步骤(2)中的甲苯溶剂温度达到30℃~40℃,依次将二乙基羟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注入至配制罐中,二乙基羟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甲苯溶剂的质量比为5:3:12;
(4)循环:当步骤(3)中混兑完成后,启动电加热器对配制罐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加热,控制混合液体的温度在30℃~45℃之间,然后开启离心泵通过回流返回线对配制罐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且完成2次工作循环后结束混合,将混合液体的温度降至室温;
(5)注入:当步骤(4)的循环完成后,将混合液体通过离心泵送入加注罐内,当加注罐中的液位达到50%~60%时,开启计量泵,加压后将混合液体注入碳九产品中,混合均匀后能够减少碳九产品中黑色聚合物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