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8683.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詹玉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44105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英语单词 标准 发音 英语教学 装置 | ||
1.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升降柱(2)、显示器(3)、控制板(4)、传导箱(5),所述底座(1)上端螺栓连接于升降柱(2)下端,所述升降柱(2)上端螺纹连接于传导箱(5)下端,所述显示器(3)后端嵌固连接于传导箱(5)前端,所述控制板(4)下端铆合连接于传导箱(5)上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导箱(5)内设有滤板(51)、刮除装置(52)、支撑板(53)、固定架(54)、振动装置(55)、顶圈(56),所述滤板(51)内侧与刮除装置(52)外侧相贴合,所述刮除装置(52)后端与支撑板(53)前端相卡合,所述固定架(54)内侧与顶圈(56)外侧相固定,所述振动装置(55)后端与振动装置(52)前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装置(52)内设有刮板(521)、滑块(522)、卡口(523)、固定板(524)、连接板(525)、滑柱(526),所述刮板(521)后端铆合于固定板(524)前端,所述滑块(522)内侧活动卡合于滑柱(526)外侧,所述卡口(523)设于滑柱(526)下端进行连接配合,所述固定板(524)外侧与连接板(525)内侧相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521)内设有刮块(a1)、支撑块(a2)、抵环(a3)、连接块(a4)、连接柱(a5)、顶柱(a6),所述刮块(a1)内侧与顶柱(a6)外侧相铆合,所述支撑块(a2)设于刮块(a1)之间进行支撑配合,所述抵环(a3)前端与顶柱(a6)后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块(a4)外侧与连接柱(a5)内侧相连接,所述连接柱(a5)后端与支撑块(a2)前端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块(a1)内设有刮条(a11)、卡板(a12)、卡杆(a13)、导口(a14)、抵柱(a15),所述刮条(a11)后端与卡板(a12)前端相固定,所述卡板(a12)内侧与抵柱(a15)外侧相焊接,所述卡杆(a13)外侧与抵柱(a15)内侧相铆合,所述导口(a14)设于卡板(a12)内侧进行固定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a11)内设有连接条(b1)、卡扣(b2)、抵块(b3)、弹块(b4)、抵条(b5),所述连接条(b1)前端固定连接于卡扣(b2)后端,所述抵块(b3)后端与抵条(b5)前端相贴合,所述弹块(b4)外侧嵌固连接于抵块(b3)内侧,所述抵条(b5)上端铆合于连接条(b1)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55)内设有振动板(551)、卡环(552)、顶环(553)、滑圈(554)、顶条(555)、滑口(556),所述振动板(551)内侧嵌固于卡环(552)外侧,所述卡环(552)内侧与顶环(553)外侧相固定,所述顶环(553)前端与滑圈(554)后端相铆合,所述滑圈(554)前端与顶条(555)后端相贴合,所述滑口(556)设于顶环(553)内侧进行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551)内设有振动块(c1)、支撑条(c2)、接口(c3)、导条(c4)、卡架(c5)、弧板(c6),所述振动块(c1)内侧与弧板(c6)外侧相卡合,所述支撑条(c2)内侧与卡架(c5)外侧相连接,所述接口(c3)设于导条(c4)右端进行连接配合,所述导条(c4)振动焊接于支撑条(c2)右端,所述卡架(c5)内侧与弧板(c6)外侧相固定,所述弧板(c6)后端嵌固连接于支撑条(c2)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英语单词标准发音的英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块(c1)内设有撞条(c11)、抵角(c12)、抵口(c13)、抵槽(c14)、撞块(c15),所述撞条(c11)右端与抵角(c12)左端相连接,所述抵角(c12)内侧与抵槽(c14)外侧相固定,所述抵口(c13)设于抵槽(c14)内侧进行连接配合,所述抵槽(c14)前端与撞块(c15)后端间隙配合,所述撞块(c15)左端嵌固连接于撞条(c11)右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86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