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7891.3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9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房同经;高立人;郑元福;卢柏安;江秉谕;徐培健;苏翊嘉;徐鹏翔;李沛忱;林子旸;杜耀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26;A61B5/1455;A61B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郑裕涵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血管 生理 参数 检测 估测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能够测量受试者的微血管。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包含一壳体、一光容积感测模块、一惯性感测单元与一处理单元。光容积感测模块、惯性感测单元与处理单元设置在壳体的容置空间。光容积感测模块通过光源组件以非接触式方式或接触式方式产生一入射光以能够入射至微血管和光感测组件能够接收自微血管反射的一反射光,以产生一光容积讯号。惯性感测单元能够侦测受试者的行为以输出轴向讯号。处理单元执行一应用程序演算出相关于一心率、一血氧、一血压与一血流之至少一者的一生理数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应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于侦测相关于微血管的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穿戴装置可以用来测量人体的生理讯号,例如心跳讯号,一般是配戴在手腕上或是通过耳朵进行测量。
手腕由于需要经常使用的缘故,相较于在耳朵的测量方式,手腕测量是较为不精确的,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为了获得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先前的技术是在耳朵的内耳道、鼓膜与耳廓设置监控装置,用以测量核心温度、心率与血氧浓度。不幸的是,将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装置结合到耳机面临多种挑战。
传统技术无法兼顾长期配戴、安全性实时测量等的问题。又,传统技术仅能提供单纯的测量提供用户进行纪录与提醒,并未有远程诊断、健康照护等功能。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通过光学侦测微血管,例如包含但不限于耳部、颜面、额头、腋下、胸口等处的微血管,而能够以非侵入或侵入方式且在开放环境中取得稳定的生理讯号(或称生理参数)。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通过演算生理讯号取得包含但不限于温度、静态心率、动态心率、血氧、血压、血流等的生理征象(Vitalsigns)。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进一步结合云端中心(或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实施包含但不限于提供侦测、监控、诊断、建议等功能,以实现防疫管制、健康管理、预防医学、长期照护等目的。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通过分散演算方式,将复杂的运算传递至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演算,以提高演算的效率、减少本地端处理单元演算的负担和延长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的电力续航力。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可在连续时间或非连续时间内进行侦测。
本发明的第六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选择演算生理讯号的频域数据、时域数据或其组合,以加快演算速度、精确性、减少运算负担。
本发明的第七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可以根据受试者的行为状态,自动的选用静态心率模式或动态心率模式,以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八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可以选择增加温度感测、音频传输(包含输入与输出)、指示、定位、心电侦测等功能。
本发明的第九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可以应用在生理量测枪、挂耳生理量测仪、耳塞式量测仪、便携式生理量测仪、生理量测片等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第十目的是根据前述微血管生理参数检测与估测装置,结合生理讯号测量与温度感测以形成生理特征检测设备,以达到单独或同时测量温度与生理讯号的多重测量模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北科技大学,未经台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壳
- 下一篇:一种自发热纤维基遮阳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