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钢锭的多包连续浇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5773.9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魏世忠;周玉成;田丰;王鹏飞;郭显胜;徐流杰;辛雪倩;薛良良;刘琦;何石磊;谢全胜;李建军;周沛沛;晋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0 | 分类号: | B22D7/00;C21C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钢锭 连续 浇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钢锭的多包连续浇注方法。该方法是以VC精炼包作为中间包进行真空浇注,后续精炼好的钢水注入VC精炼包内实现多包连续浇注;VC精炼包内钢水表面覆盖有精炼还原渣,以在破空后保护钢水;后续精炼好的钢水注入精炼还原渣之下;真空浇注时控制VC精炼包内:钢水浇注温度逐渐上升;C和Mo元素的含量逐渐下降;浇注速度逐渐下降。该方法直接将VC精炼包当作浇注的中间包,避免倒包,使用浸入精炼还原渣下的长水口实现多包连续浇注,防止钢液浇注时二次氧化。偏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控制C和Mo元素浓度连续降低,浇注温度连续升高,浇注速度梯度减少,实现对反偏析的连续控制,从而达到抑制宏观偏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锭的浇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钢锭的多包连续浇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冶金、船舶、石化、重型机械和国防等工业对大型锻件的需求迅猛增加,对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大型核电机组用核岛铸锻件、常规岛低压整体转子铸锻件、大型汽轮机转子、水轮机主轴、大型轧辊、石油加氢反应器、远洋轮船曲轴等均需要超大型优质钢锭锻造而成。因而超大型钢锭制造技术是制造超大型铸锻件的核心。
大型钢锭指单重100吨以上的钢锭。高质量的大型钢锭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纯钢水的冶炼,另一方面是铸锭过程,其中,浇注工艺是获得高质量钢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多包合浇时。此时,通常需要2炉以上钢水通过一个过渡容器(称为中间包)实现连浇而成,即精炼后的钢水从钢包底部通过水口控制注入中间包,然后在中间包内形成一定熔池深度的钢水再通过塞棒(塞杆包)控制注入具有真空浇注的钢锭模。钢锭模放置在真空室内,中间包与真空室之间密封,满足钢锭的真空浇注要求。
从真空精炼后到真空浇注前需要破除真空(破空),倒包过程(钢水倒入中间包,利用中间包浇注)很容易氧化和吸气,产生的二次氧化产物及夹杂会对带来钢锭质量缺陷,而且这些质量缺陷很难通过后期热加工过程去除。
此外,宏观偏析也是大纲钢锭容易产生的质量缺陷之一,大型钢锭的凝固时间长,完全凝固时间长达几十小时甚到上百小时,由于溶质再分配、流体流动等因素导致化学成份分布不均,其中尤以C和Mo元素最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钢锭的多包连续浇注方法,能够防止钢液浇注时二次氧化,抑制宏观偏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大型钢锭的多包连续浇注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钢锭的多包连续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VC精炼包作为中间包进行真空浇注,后续精炼好的钢水注入VC精炼包内实现多包连续浇注;
所述VC精炼包内钢水表面覆盖有精炼还原渣,以在破空后保护钢水;所述后续精炼好的钢水注入精炼还原渣之下;
所述真空浇注时控制VC精炼包内:钢水浇注温度逐渐上升;C和Mo元素的含量逐渐下降;浇注速度逐渐下降。
本发明的大型钢锭的多包连续浇注方法,直接将VC精炼包当作浇注的中间包,避免倒包,使用浸入精炼还原渣下的长水口实现多包连续浇注,防止钢液浇注时二次氧化;偏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控制C和Mo元素浓度连续降低,浇注温度连续升高,浇注速度梯度减少,实现对反偏析的连续控制,从而达到抑制宏观偏析的目的。
精炼还原渣即炉外精炼还原渣,可参考现有技术造还原渣。优选的,所述精炼还原渣的厚度不小于200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精炼还原渣通过向钢水中加入造渣材料形成,所述造渣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CaO:50-55%,Al2O3:10-12%,SiO2:18-22%,MnO:0.1-0.5%,MgO:7-12%,CaF2:7-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科技大学;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