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埋栖型贝类养殖筐安放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5498.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2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裴琨;梁越;曾尚伟;林坚科;吴一桂;韦朝民;刘杰;潘英;杨凌;檀宁;蒋幼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城港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50 | 分类号: | A01K61/50;A01K61/77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8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埋栖型 贝类 养殖 安放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栖型贝类养殖筐安放装置,包括前支架、喷水部、控制杆;所述前支架上安装有喷水部,而所述喷水部与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安装于喷水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人工挑沙挖沟的埋栖型贝类养殖问题。本发明具有能用海水冲击海滩挖坑,坑内放入养殖筐后,又能吹沙填埋养殖筐,提高埋栖型贝类养殖工作效率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栖型贝类养殖安放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埋栖型贝类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沿岸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依靠自身强大的挖掘力将身体的全部或前端埋在细沙、泥沙滩中,栖息深度随水温和个体大小而异;依靠身体后端水管的引伸,纳进和排出海水,进行摄食、呼吸和排泄;以微小的浮游(或底栖) 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贝类富含蛋白质量和钙质,味道鲜美,且贝类有碳汇作用,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为当前水产品绿色健康养殖主推的种类。
目前,我国埋栖型贝类养殖品种较多,包括菲律宾蛤仔、文蛤、泥蚶、青蛤、沙包螺、象鼻螺等,苗种培育采取繁育场贝类孵化、繁育场小苗培育、海区中培等方式,养成主要采取围堰、滩涂放养和深海底播等方式。由于受水体、饵料等因素影响,繁育场工厂化育苗无法培育大量大规格苗种,工厂化养成技术尚未解决,所以栖型贝类中培和养成主要在海上进行。一般埋栖型贝类贝苗长至壳长0.5cm开始海上中培,长至壳长2.0cm进行养成;埋栖型贝类海滩中培和养成,大量使用螺筐和围网。但在海滩安放螺筐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是海滩干露的时间短,且沙包螺、象鼻螺等适养海区几乎不干露,在海滩带水挑沙,与无水挑沙相比,挑起的沙量少得多,工作量大;二是螺筐装沙放在海滩上,需要大部分埋入沙里,否则在波浪的作用下筐里的沙会损失,甚至筐会被冲翻,影响贝类生长和成活;三是由于受潮流的涨退影响,适合安放螺筐的海滩露空时间短,影响螺筐安放,从而影响贝苗放养。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对海滩埋栖型贝类养殖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埋栖型贝类养殖安放装置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埋栖型贝类养殖安放装置:包括前支架、喷水筒、控制杆;所述前支架上安装有喷水部,而所述喷水部与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安装于喷水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部包括抽水泵、喷水筒、抽水软管;所述抽水泵与抽水软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喷水筒与抽水软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筒开设有至少一个喷水孔。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一种埋栖型贝类养殖安放装置还包括筐具架,所述筐具架靠近喷水部安装于前支架的顶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筐具架包括第一筐杆与第二筐杆;所述第一筐杆沿前支架的长度方向上安装于前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筐杆相应于第一筐杆安装于前支架的另一侧。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支架包括纵向支杆与横杆;两根纵向支杆间隔并行设置,且,所述两根纵向支杆之间通过横杆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横杆还包括调节螺栓、调节孔和滑槽;所述框架接管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伸缩主管的两端各安装有一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栓贯穿调节孔与滑槽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一种埋栖型贝类养殖安放装置还包括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连接。
一种上述的埋栖型贝类养殖筐安放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筐安放:将盛装有埋栖型贝类养殖筐放置于前支架;控制杆拉动喷水部,喷水部带动前支架,前支架带动养殖筐移动至安放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未经防城港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