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式充气式的颈部支撑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25030.1 申请日: 2021-06-04
公开(公告)号: CN115429081A 公开(公告)日: 2022-12-06
发明(设计)人: 何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 何浩明
主分类号: A47G9/10 分类号: A47G9/10
代理公司: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代理人: 谢清萍;何春晖
地址: 中国香港新界区屯*** 国省代码: 香港;8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调式 充气式 颈部 支撑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调式充气式的颈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及承载部,且承载部的顶面高度低于支撑部的顶面高度,支撑部设有中央支撑体,其内设有第一充气气囊,颈部支撑装置设有二第二充气气囊,且充气装置可与第一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气囊相连接,颈部支撑装置的顶面能被调整以支撑用户颈部,充气装置能对第一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气囊进行充气或泄气,以使颈部支撑装置的顶面能够位移,使得改变对应于第一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气囊位置的中央支撑体及/或颈部支撑装置的顶面对颈部施加的力道,以达到恢复及维持头部/颈椎的排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颈部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部设有三个独立且能被调节的可充气气囊的颈部支撑装置,使用户能够自行对该等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以改变该颈部支撑装置的外形、尺寸、高度与硬度,进而调整该颈部支撑装置对用户颈部与头部所施加的作用力,以提供更佳的颈部与头部支撑性,并能帮助头部、颈椎与上胸椎恢复与保持排列于中立脊椎位置(neutral anatomical spinal alignment),以适合于背睡者与侧睡者使用。本申请的颈部支撑装置能通过后躺或侧躺方式使用,而类似于一个舒适的枕头,使用户能在其躺卧或睡觉时使用该颈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枕头设计通常是制作一个填充袋,并在该填充袋内部装填柔软蓬松的材料,例如:棉花团、成型泡棉(shaped foam)、泡棉片(foam chips)、泡棉条(foam strips)或其它通气蓬松的材料)。虽然传统枕头在刚开始使用时,确实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及复位性,但随着使用的时间增加,枕头的蓬松性会逐渐降低,使得其支撑性受到了负面影响,且因枕头是以柔软的蓬松材料所制成,在长时间被头部与颈部抵压后,将会使枕头变形,如此,当用户将头枕靠至枕头上时,会造成用户的头部角度太低或太高,前述情况会导致颈部肌肉过度紧绷与疲劳,引起颈部与肩膀疼痛、颈因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s),甚至影响到呼吸的通畅度。又,传统枕头内的柔软蓬松材料亦可能因长期压迫,而变形纠结成块,导致其透气性变差,而透气性差的枕头将会因其内的空气流动受到限制,进而对习惯于俯卧或侧卧的用户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对于患有睡眠中止呼吸症的用户产生安全上的问题。此外,传统枕头无法符合不同用户的身体构形及睡眠习惯,且其高度亦不能调整以适合用户的头部与颈部的高度,从而无法为用户的头部、颈椎和上胸椎提供合适的支撑性,并使其恢复与保持排列于中立脊椎位置(neutral anatomical spinal alignment)。进一步而言,以模压成型枕头(或称为矫形枕头(orthopedic pillows)为例,其所使用的泡棉材料可能太软或太硬。例如,以高密度回弹泡棉所制成的模压成型枕头可能会较为僵硬,因此,当其形状不符合用户时,将会造成用户的颈部感到疼痛与不适。另外,相较于高密度回弹泡棉来说,采用较软的记忆泡棉所制成的模压成型枕头,或许能与用户的颈部和头部形成较佳的贴合感,但是,其往往会过于柔软而无法恢复至原始的模压形状,且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为平坦,进而不再符合用户的头部与颈部的形状。再者,前述枕头的内外材料通常是相同材质,使得该枕头的整个表面的柔软度或硬度相同,且无法根据用户的不同身体部位(如:头部、颈部)而改变其柔软度或硬度。由此可知,缺乏对用户的头部或颈部的支撑时,会引起用户的疼痛与不适;若枕头的泡棉密度太高或太低时,将使枕头于使用上变得不舒服,进而引起用户的不适;若模压成型枕头的形状与用户的颈部或头部的形状不匹配时,也会导致用户的不适与疼痛。

有鉴于颈椎的上端能连接至头骨,颈椎的下端能连接至胸椎的情况,前述问题的重要性会变得更为明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代人却愈来愈常遭受颈椎病(或称颈椎症候群、颈椎关节病)的痛苦,究其原因,大多是意外、运动伤害或跌倒,尤其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低头操作手机、游戏机或计算机、站姿或坐姿不正确),或是工作需求(如:开车),造成颈部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是心理压力过大等,前述情况都会导致用户的颈部肌肉随着时间流逝而愈来愈紧绷,长期以来,肌肉会变得僵硬与缩短,进而造成颈椎的姿势不良,甚至导致颈椎关节畸形或椎间盘退化或凸出(即,过度受压),进而容易产生神经压迫(nerve impingement)、关节炎、关节疼痛、椎间盘过早退化或变薄等状况,最后发展为手臂抽痛或麻木、慢性头痛、慢性疲劳、失眠与慢性颈肩疼痛等症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浩明,未经何浩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