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额外动力源的自动施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3851.1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邵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熠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B05B1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宁宁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额外 动力 自动 施肥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需额外动力源的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叶轮、进料泵、发电机以及水溶肥料液桶。叶轮用于设置在灌溉管道内。发电机与叶轮连接,叶轮驱动发电机工作发电。进料泵与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进料泵的出口用于与灌溉管道连通。水溶肥料液桶通过输料管与进料泵的入口连接,水溶肥料液桶用于容纳液体肥料。本申请提供的自动施肥装置,灌溉管道内有液体流动时,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向进料泵供电,液体肥料从进料泵进入灌溉管道内与液体混合,实现了灌溉农作物的同时对农作物施肥,即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广泛适用于渠道灌区灌溉与施肥,实现农田灌溉施肥的自动化,保障施肥均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需额外动力源的自动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作物灌溉施肥管理还较多的依赖人力,同时管理较为粗放,以人工撒施为主,这种施肥方式费时费力,肥料的利用率低。施用液态肥可有效的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和对大气的污染,液态肥水肥的使用,一般采用水池预混合,再通过水泵等灌溉设施进行灌溉施肥作业,对于种植面积较小的果蔬等经济作物较易实现,而对于大田作物则存在投资改造难度大的显著缺陷,另外,大田作物田间缺少电源,不利于自动化设备设施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动力源、能够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的自动施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之一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需额外动力源的自动施肥装置,用于灌溉管道,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用于设置在所述灌溉管道内;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驱动所述发电机工作发电;进料泵,所述进料泵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料泵的出口用于与所述灌溉管道连通;以及水溶肥料液桶,所述水溶肥料液桶通过输料管与所述进料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水溶肥料液桶用于容纳液体肥料,其中,自动施肥装置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控制所述灌溉管道的通断,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出口处;流速计,所述流速计设置在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出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出口处的液体流速,并发送所述流速信号;以及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量调节阀及所述流速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流速信号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启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动施肥装置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用于检测通过所述叶轮的液体流量,并发送流量信号;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上,用于控制所述输料管的通断;以及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量计及所述电磁阀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启度;所述流量计、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均与所述发电机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动施肥装置还包括:补充桶,所述补充桶通过补液管与所述水溶肥料液桶连通,所述补充桶用于容纳液体肥料; 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补液管上,用于控制所述补液管的通断;第一液位检测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设在所述水溶肥料液桶内,用于检测所述水溶肥料液桶内的液位,并发送第一液位信号;以及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启及关闭。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动施肥装置还包括:肥料桶,所述肥料桶设置在所述补充桶上,并与所述补充桶连通;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补充桶与所述肥料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补充桶与所述肥料桶的通断;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补充桶连通,用于向所述补充桶提供液体;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补充桶内;以及第二液位检测器,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补充桶内,用于检测所述补充桶内的液位,并发送第二液位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搅拌装置、所述供液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液位信号分别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搅拌装置及所述供液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熠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熠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3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