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盆地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21654.6 申请日: 2021-06-03
公开(公告)号: CN115438526A 公开(公告)日: 2022-12-06
发明(设计)人: 盛秀杰;彭成;金之钧;解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6F30/23 分类号: G06F30/23;G06F111/10
代理公司: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代理人: 孙向民;廉莉莉
地址: 100027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盆地 数值 模拟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盆地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盆地的每个地质层位的参数;响应于相应指令,以相应地质层位为处理对象,执行第一矩形不同地质事件范围增加策略,或执行第二矩形不同地质事件范围增加策略,或执行第一多边形不同地质事件范围增加策略,或执行第二多边形不同地质事件范围增加策略,或执行相应的不同地质事件范围增加策略并对该地质层位上的相应的不同地质事件范围的深度值进行相应的修改,以得到待数值模拟计算的地质层位;对该地质层位进行分块数值模拟计算。系统: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根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盆地模拟软件针对具有不同地质事件的地质层位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盆地模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盆地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盆地模拟是指基于物理化学的地质机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由计算机定量模拟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烃类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以揭示盆地油气规律本质。

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在近十几年以来发展极为迅速,而且进展也很快。盆地模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盆地分析朝着定量化、动态化和绘图自动化方向发展。现今盆地模拟技术已不仅仅是地质过程的表达形式,而且是对各种动力学参数研究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因而,受到盆地分析专家和石油地质学家的广泛重视。

作为长期的技术难题,盆地模拟在模拟算法精确求解、对断层和成岩作用等地质因素的考虑、油气运移的间歇式突变过程恢复、古水动力学过程重建等诸多方面面临着困难与挑战。而加强对三维地质属性建模与构造建模技术的应用、实行符合地质规律的油气运聚法则引导下的分关键阶段交互模拟,将是今后盆地模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将油气地质学、数学地质、计算机等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新技术融入盆地模拟,也会大大促进该项技术的进步。

在软件的工业化应用方面,目前在国际商品软件市场上活跃的主要是三家盆地模拟软件:德国有机地化研究所(IES)的PetroMod,由剖面二维油气系统分析软件PetroFlow、平面二维油气系统分析软件Finesse和沉积作用分析软件Sedpak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成;法国石油研究院(IFP)的TemisPack(二维)、Genex(一维)和Temis 3D(三维)系列软件;美国Platte River公司(PRA)的BasinMod,其主打产品是BasinMod 1-D和BasinMod 2-D。上述软件内容全面,技术先进且商品化程度高,在解决盆地分析问题的不少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国内的盆地模拟软件研发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达到鼎盛,研发的相关软件达10多种,如BASIMS(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PRES(中海油研究中心)、BIAS(原地球软件公司)GEMDASS及PASS等。就盆地模拟商品化软件的总体水平来说,国内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差距,尚须不断努力攻关。

我国盆地模拟技术是在80年代初期跟踪西方国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历程与西方大体相似。前10年以一维模型为主,重点研究盆地三史,即地史、热史和生烃史,多数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后10年以二维模型为主,重点研究油气排烃史和运移聚集史,并全面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目前正朝着三维模型、三相多组分运移方向发展。

在盆地模拟中,同一地质层位的不同区域可能具有不同的沉积类型,关于这一难题,目前国内外主流软件均未提供良好的处理方法,要么将一个地质层位分成多个区域分别独立计算,丧失了盆地的整体意义;要么将一个地质层位变成多个地质层位,每个地质层位只具有一种地质类型,负责其中一个区域,区域外的部分沉积厚度设置为零,这样并不符合真实的地层沉积过程,在年代划分上也不准确。因此,如何针对同一地质层位不同地质事件这一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对盆地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盆地模拟软件针对具有不同地质事件的地质层位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盆地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