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露天矿山地下水层的复合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1597.1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吕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2;E02B3/16;E21C4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卢会刚 |
地址: | 221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露天 矿山 地下 水层 复合 保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地下水层的复合保护结构,包括有边坡,边坡的最低水位线位置向下挖有防渗坑,防渗坑内部填充有黏土,边坡坡脚向外修筑有坝体,坝体与边坡之间填充有黏土层,黏土层与边坡之间填充有土坡层,坝体内坡坡面和防渗坑内壁设置有防渗层,土坡层与黏土层之间铺设有防渗层。本发明可以减少由于露天采矿产生的漏斗效应,降低周边地下水层水位的现象,再恢复地下水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了露天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针对生态脆弱区,可以有效的减小对水资源及生态系统毁灭性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露天矿山地下水层的复合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露天矿山开采中,大量的岩土剥离和矿石的采出致使露天采场周围的含水层遭到严重破坏,含水层从破坏的坡面流出,汇入采场底部的水仓,再由大功率水泵抽至地表排弃。在此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两大方面的破坏: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地下水层,致使矿区周围的水位线降低,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水在″渗出- 汇集-抽出″的过程中,原有的水资源已被污染,排至地表进一步污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进一步的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露天矿山地下水层的复合保护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露天矿山开采过程导致水位线降低、周边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露天矿山地下水层的复合保护结构,包括:
坝体,修筑于边坡坡脚外围;
黏土层,填充于坝体与边坡之间,黏土层高于边坡的原始水位线;
土坡层,填充于黏土层与边坡之间,覆盖边坡的坡面;
第一防渗层,分别设于坝体内坡坡面以及土坡层与黏土层之间。
边坡的最低水位线下方挖设有防渗坑,其内部填充有黏土,内壁铺设有第二防渗层,第二防渗层与第一防渗层结构相同。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第一防渗层为双层结构,包括有碳纤维布和防渗布,碳纤维布覆盖在防渗布上方,碳纤维布和防渗布采用抗水黏结剂粘结固定。
黏土层上表面铺设有第一戈壁料垫层。
坝体内坡上铺筑有第二戈壁料垫层,第二戈壁料垫层位于坝体内坡与第一防渗层之间,第二戈壁料垫层与第一戈壁料垫层结构相同。
黏土层高出原始水位线1~2m。
第一戈壁料垫层的厚度为20~40cm,粒径≥5cm。
坝体由碎石组成,坝体距离边坡坡脚1.2~2.4m,坝体高度与原始水位线的高度差2m,最高内坡坡度1:2,坡顶宽度10m,外坡坡度=1:2~3。
土坡层的厚度为10~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保护原有的地下水层,避免矿区周围的水位线降低,确保到周围的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2、本发明有效防止“渗出—汇集—抽出”的污染水资源的抽水操作,避免污水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地下水层的复合保护结构的施工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地下水层的复合保护结构的施工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地下水层的复合保护结构的防渗层的侧视图。
图中,1.边坡,2.防渗坑,3.坝体,4.第一防渗层,5.黏土层,6.土坡层,7. 第一戈壁料垫层,8.第二防渗层,9.第二戈壁料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