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饱胃病人防误吸通气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1260.0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陈顺俊;黄文起;赵国栋;陈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埃纳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埃纳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安纳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病 人防 通气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饱胃病人防误吸通气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安装有通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包括:前囊、后囊、侧管以及辅助结构;前囊安置于主管道的前侧,后囊安置于主管道上,侧管安置于主管道的内部,且位于前囊以及后囊之间,辅助结构安置于主管道的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有效的防止了前囊破裂情况的发生,前囊带有反光色,便于区分,可同时在屏幕上进行显示,便于确认前囊的位置,主管道为椭圆形,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便于使用,提高了安全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气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饱胃病人防误吸通气管道。
背景技术
现如今医疗用的通气管道结构过于简单,功能单位,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患者饱胃的情况下,插入通气管道,在喉镜的刺激下,呕吐物会奔向气管,吸到肺中,导致病人死亡,且由于现有的通气管道的前囊以及后囊共用一个注气管,在使用时,前囊大后囊小,前囊易发生破裂,危险性较高,且前囊不带放光色,不便于进行区分,更不便于确认前囊的位置,现有的注气管以及侧管易打折则发生堵塞的情况,现如今的主管道为圆形,不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缺陷较多,不便于使用,安全性较差,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饱胃病人防误吸通气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安装有通气机构;
所述通气机构包括:前囊、后囊、侧管以及辅助结构;
前囊安置于主管道的前侧,后囊安置于主管道上,侧管安置于主管道的内部,且左端贯穿于前囊以及后囊之间,辅助结构安置于主管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一注气管、第二注气管、注气组件以及吸痰组件;
第一注气管贯穿于主管道的内部且连通于前囊上,第二注气管贯穿于主管道的内部且连通于后囊上,注气组件安置于第一注气管以及第二注气管的一端,吸痰组件安置于主管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吸痰组件包括:吸痰口、吸痰管、前端小口、吸取管、第一堵头以及第二堵头;
吸痰口开设于主管道上,吸痰管贯穿于侧管上且连通于吸痰口上,前端小口安置于主管道的内部,吸取管贯穿于主管道的内部且与前端小口连通,第一堵头安置于吸痰管的右端,第二堵头安置于吸取管的右端。
优选的,注气组件包括:第一注气口、第二注气口、第一单向阀以及第二单向阀;
第一注气口安置于第一注气管的一端,第二注气口安置于第二注气管的一端,第一单向阀安置于第一注气口上,第二单向阀安置于第二注气口上。
优选的,前囊带有反光色。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出口的形状为椭圆形。
优选的,主管道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收纳结构;
收纳结构包括;主夹、边夹以及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固定孔;
主夹可拆卸的安置于主管道上,所述边夹固定于主夹上,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固定孔开设于边夹上。
优选的,前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密封粘接圈,后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二密封粘接圈。
优选的,第一注气口安装有第一标记,第二注气口上安装有第二标记。
优选的,侧管的一端安装有限位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埃纳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埃纳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安纳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埃纳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埃纳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安纳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