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缆输电线路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0452.X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业;胡金磊;黄绍川;李少鹏;潘斌;王潇;黎阳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输电 线路 监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光缆输电线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光缆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
采集所述光缆输电线路的光信号;
根据所述光信号和所述结构参数计算出光缆输电线路的状态参数;
计算所述状态参数的离群密度;
确定所述离群密度超过临界离群密度时,发出预警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光信号和所述结构参数计算出光缆输电线路的状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光信号计算光缆输电线路的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第一载荷参数,其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当前温度、当前风向和当前风速,所述当前第一载荷参数至少包括当前线路张力;
根据所述结构参数、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第一载荷参数计算光缆输电线路的当前第二载荷参数,所述当前第二载荷参数至少包括覆冰厚度和脱冰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输电线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离群密度超过临界离群密度时,发出预警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离群密度超过临界离群密度时,进行风险等级评估;
当所述风险等级大于等级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输电线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包括:
计算所述状态参数的权重,根据所述权重进行风险等级评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输电线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所述光缆输电线路的光信号之前,还包括:
从历史数据库获取光缆输电线路的历史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历史参数信息包括历史载荷参数和历史环境参数,所述历史载荷参数包括历史第一载荷参数和历史第二载荷参数,所述历史第一载荷参数至少包括历史线路张力,所述历史第二载荷参数至少包括历史覆冰厚度和历史脱冰率,所述历史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历史温度、历史风速和历史风向;
根据所述历史参数信息计算临界离群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输电线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光缆输电线路的光信号包括:
采集所述光缆输电线路的第一光信号、第二光信号和第三光信号;
根据所述光信号计算光缆输电线路的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第一载荷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计算所述光缆输电线路的当前振动频率,根据当前振动频率获取当前风向和当前风速;
根据所述第二光信号计算所述光缆输电线路的当前温度;
根据所述第三光信号计算所述光缆输电线路的当前线路张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输电线路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参数至少包括:光缆输电线路的档数、档距、导线型号和导线自重。
7.一种光缆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光缆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
光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光缆输电线路的光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信号和所述结构参数计算出光缆输电线路的状态参数;
离群密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状态参数的离群密度;
预警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离群密度超过临界离群密度时,发出预警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光信号计算光缆输电线路的当前环境参数和当前第一载荷参数,其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当前温度、当前风向和当前风速,所述当前第一载荷参数至少包括当前线路张力;根据所述结构参数、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和所述当前第一载荷参数计算光缆输电线路的当前第二载荷参数,所述当前第二载荷参数至少包括覆冰厚度和脱冰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缆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包括:
风险等级评估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离群密度超过临界离群密度时,进行风险等级评估;
预警单元,用于当所述风险等级大于等级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缆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等级评估单元包括:
权重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状态参数的权重,根据所述权重进行风险等级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04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