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心血管CT影像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9492.2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侯艳艳;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姬建正 |
地址: | 4580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心血管 ct 影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心血管CT影像仪,其中,当医生对心血管病人进行逐一查房时,可推动本装置随之进行移动,实现移动式观察医用胶片;另外本装置中通过三个调节板可以设置三个CT影像仪,从而能够同时放置至少三个医用胶片进行观察,从而实现多维度的同步观察,提高了医生观察医用胶片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并且,通过第二调节板和第三调节板的转动调节能够实现对于这两个调节板的收纳与展开,从而便于通过狭小的门口或者道路或者仅做收纳。其中,通过第二调节板的转动,能够使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折叠重合或处于同一平面;通过第三调节板的转动能够使得第三调节板与第一调节板处于同一高度,或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下方,实现了对于空间的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影像仪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心血管CT影像仪。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人群中,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检查治疗时,可选择采用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血管镜等检查,有助判断心脏血管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其中,部分检测需利用CT影像仪对医用胶片进行观察,现有的医用CT影像仪多是固定在墙体上,使用时,主要是通过将需要观察的医用胶片固定在医用CT影像仪外,使医用CT影像仪发出的光线透过医用胶片,然后医生再对胶片进行观察,但是,这类CT影像仪在医生进行查房时则显得较为不便,其不能够辅助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观察,或者有的医生用自然光或是因为没有CT影像仪,或是为了图省事,并不能看的更清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式心血管CT影像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心血管CT影像仪,包括:
移动底座,其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角度调节座,可绕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中;
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座上,且能够沿竖向方向对安装座进行高度调节;以及
影像仪调节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以及第三调节板,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板,且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板的转动,能够使二者折叠重合或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另一侧下方铰接有始终与其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三调节板,且通过所述第三调节板的转动能够使得所述第三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处于同一高度,或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下方;
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以及第三调节板上均设置有用于观测医用胶片的CT影像仪。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采用轴承座与第二控制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控制轴与第二调节板固定相连;
所述第三调节板靠近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下方采用支杆固定有连接盘,且所述第三调节板能够绕所述连接盘的轴心的转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影像仪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控制轴和连接盘进行同步转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控制轴的外圆周;
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呈90度夹角啮合设置;
同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同轴相连,且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下方;
从动齿轮,与连接盘同轴固定相连,且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以及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且所述主动齿轮采用链条依次与从动齿轮以及同步齿轮传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未经鹤壁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9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蛋白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稳定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