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极集流体、负极片及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9329.6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贤飞;余正发;许延苹;周培;彭冲;李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流体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负极集流体、负极片及电池。该负极集流体包括铜箔层,铜箔层包括相背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设有锂箔层,锂箔层的背对铜箔层的一侧设有导电聚合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集流体、负极片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中,通常采用硅材料作为提升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但是硅负极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很低,导致损耗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的锂,所以,需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补锂,目前的负极补锂策略一般使用高反应活性的金属锂带或锂粉进行补锂,这样的补锂方式的难度大且对补锂的环境要求较高。可见,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方式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集流体、负极片及电池,以解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极集流体,包括:铜箔层,所述铜箔层包括相背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设有锂箔层,所述锂箔层的背对所述铜箔层的一侧设有导电聚合层。
可选地,所述锂箔层在所述铜箔层上呈连续分布或者所述锂箔层在所述铜箔层上呈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锂箔层在所述铜箔层上呈间隔分布时,所述锂箔层包括N个锂箔单元,N为正整数,每一锂箔单元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锂箔层在所述铜箔层上呈间隔分布时,所述锂箔单元的宽度小于所述铜箔层的宽度,且所述锂箔单元的宽度小于所述导电聚合层的宽度,且所述锂箔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导电聚合层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锂箔层在所述铜箔层上呈连续分布时,所述锂箔层的宽度小于所述导电聚合层的宽度,且所述锂箔层的宽度小于所述铜箔层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铜箔层的厚度为3~10um,所述锂箔层的厚度为1~10um,所述导电聚合层的厚度为1~5um。
可选地,所述导电聚合层的制作材料包括聚苯胺、聚吡咯、或者聚噻吩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可选地,所述导电聚合层的制作材料还包括导电炭黑,导电碳纳米管或石墨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极片,包括涂膏层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集流体,所述涂膏层设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中的导电聚合层的背对所述锂箔层的一侧,所述导电聚合层用于在电解液中发生溶胀时导通所述锂箔层和所述涂膏层中的电子和离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集流体,或者,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负极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负极集流体包括铜箔层,铜箔层包括相背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设有锂箔层,锂箔层的背对铜箔层的一侧设有导电聚合层。这样,在注液后,锂箔层自发嵌入到负极活性材料中,可以实现补锂的目的,有效简化补锂方式,此外,导电聚合层还可以防止空气对锂箔层的腐蚀,使得负极片可以在常规条件下进行生产,简化了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9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