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生产用熔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3861.7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崔宝山;高贵江;解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22 | 分类号: | C03B37/022;C03B3/00;C03B5/187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地址: | 27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生产 熔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生产用熔融装置,包括通道式的熔融池,所述熔融池的上游端为熔融区,且上游端的端口处设有密闭式进料机构,所述熔融池的下游端设有熔化区,所述熔融池的末游端设置有澄清池,所述熔融池的顶部设有排烟管道;所述澄清池内设有震动除泡机构。本发明有效避免了的在高温熔融产生的大量挥发性气体从出料口溢出,从而避免了挥发性气体进入到工作环境,而对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且通过震动除泡,从而降低了熔融状态玻璃溶液内部的气泡含量,提高了玻璃纤维的质量,降低了澄清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对自然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纤维生产用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其中高强玻璃纤维是特种功能玻璃纤维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抗冲击、透波高、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在高性能复合材料及耐热材料领域应用广泛。与普通无碱玻璃(E-glass)相比,高强玻璃纤维生产技术难度大、总产量低,但其需求增长速度是普通玻璃纤维的4倍以上,其优良的性价比是目前其他纤维材料无法替代的,已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建筑、体育、化工、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在高强玻璃纤维制造过程中需要利用熔融装置对原料进行熔融。
而现有的熔融装置大多是采用敞口加料的,在向熔融装置持续添加原料时,在高温熔融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挥发性气体从敞口溢出,使得挥发性气体进入到工作环境,而对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另外现有的熔融装置中的澄清池是自然静止澄清除泡的,除泡效率低且除泡效果差,常常需要大量的澄清剂进行辅助澄清除泡,且大量的使用澄清剂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玻璃纤维生产用熔融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玻璃纤维生产用熔融装置,包括通道式的熔融池,所述熔融池的上游端为熔融区,且上游端的端口处设有密闭式进料机构,所述熔融池的下游端设有熔化区,所述熔融池的末游端设置有澄清池,所述熔融池的顶部设有排烟管道;所述澄清池内设有震动除泡机构;所述密闭式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游端的端口处的封块,所述封块上设有向下倾斜且与熔融池连通的进料腔道,所述熔融池的侧壁上设有储料漏斗,所述储料漏斗的底部设有与进料腔道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储料漏斗的内壁上设置有盘绕着储料漏斗设置的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的进气端经第一耐热导气管与排烟管道连通;所述加热管道的出气端经第二耐热导气管与排烟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耐热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引风机;所述封块上设置与进料腔道对接的限位行程管,所述限位行程管内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进料腔道内设有沿进料腔道移动的进料推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腔道的出料端设置有自动挡料机构,所述自动挡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进料腔道底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经扭簧安装有挡料片,所述进料腔道的顶侧设有供挡料片顶端部嵌入到限位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料漏斗内设有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储料漏斗顶部的固位架,所述固位架上设有伸入到储料漏斗内搅拌混料杆,所述固位架上设有驱动搅拌混料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料漏斗的顶部设有吸气罩,所述吸气罩经导风管与排烟管道连接,所述导风管上设有引风机;所述导风管上设有向排烟管道出气的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38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