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9974.X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明;周青爽;王岩;孙红林;郭建湖;李睿;邓林飞;熊林敦;吕俊磊;黄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12;E02B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任晓;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石流 综合治理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方法,按所述泥石流的空间分布,所述泥石流沿顺流向依次分为物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物源区的危岩危石进行主动防护;对所述流通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消能;对所述堆积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排导。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综合治理方法,可以提高泥石流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治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泥石流是一种由于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灾害破坏性强、灾害治理难度大、影响范围广,灾害发生区域往往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次生灾害频发。
现有的泥石流多采用导流渠、拦截坝等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治理,但治理效果相对较差,甚至还可能因拦挡结构被整体破坏或停淤场地淤塞而造成整体防护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护效果的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方法,按所述泥石流的空间分布,所述泥石流沿顺流向依次分为物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物源区的危岩危石进行主动防护;
对所述流通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消能;
对所述堆积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排导。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物源区的危岩危石进行主动防护,包括:对所述危岩危石进行破碎清除或加固处理。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危岩危石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对所述危岩危石进行支顶防护;和/或,
对所述危岩危石进行锚固防护;和/或,
对所述危岩危石进行防护网防护。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物源区的危岩危石进行主动防护,还包括:对所述危岩危石进行变形监测。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物源区的危岩危石进行主动防护,包括:在所述物源区的沟坡坡脚堆砌片石。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流通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消能,包括:在所述流通区设置格宾挡墙。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流通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消能,包括:在所述流通区设置网眼尺寸沿顺流向依次减小的多级钢索网格坝。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流通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消能,包括:在所述流通区设置由多根拦石桩交错布置形成的拦石桩林。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流通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消能,包括:在所述流通区设置至少一级格栅坝。
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所述堆积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排导,包括:在所述堆积区设置开口式拦石墙。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堆积区设置开口式拦石墙,包括:将所述开口式拦石墙的墙体部分埋入稳定地层内,在所述开口式拦石墙的墙体顶部设置过水槽口。
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所述堆积区的泥石流流体进行拦挡排导,包括:在所述堆积区设置排导渠。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堆积区后的下游设置防护目标区,所述的综合治理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防护目标区的建筑物进行保护。
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所述防护目标区的建筑物进行保护,包括:在所述防护目标区设置保护建筑物的挡墙,或,在所述防护目标区设置保护建筑物的护岸堤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用集成信息发布功能的智慧路灯
- 下一篇:公路路基压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