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9289.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罗仁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晔泰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E04G19/00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葛东升 |
地址: | 2723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钢筋混凝土 叠合 楼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钢板、遮护单元、钢架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的钢板上均匀设置有阶梯状的通孔,位于钢板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钢板阶梯状的圆形通孔内安装有钢架单元,所述的固定单元设置在钢架单元上,且固定单元位于钢架单元的上端;钢板侧壁的弧形槽内通过活动插接方式设置有遮护单元;本发明解决了叠合楼板在浇筑成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内部的钢筋骨架编织时难以保持稳定,导致钢筋骨架塌陷容易影响浇筑的楼板结构强度;且编织的钢筋骨架大小不便于调节,导致浇筑的楼板厚度不可调,以及浇筑后的楼板在起模的过程中敲击模具时容易造成楼板外壁破损,从而出现影响浇筑楼板的质量结构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目前的叠合楼板在浇筑成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叠合楼板浇筑的过程中内部的钢筋骨架编织时难以保持稳定,导致钢筋骨架塌陷容易影响浇筑的楼板结构强度;且目前编织的钢筋骨架大小不便于调节,导致浇筑的楼板厚度不可调,以及浇筑后的楼板在起模的过程中敲击模具时容易造成楼板外壁破损,从而影响浇筑的楼板的质量结构。
所以为了提高浇筑成型的楼板的结构强度,便于脱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钢板、遮护单元、钢架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的钢板上均匀设置有阶梯状的圆形通孔,位于钢板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弧形槽,所述钢板上阶梯状的圆形通孔内安装有钢架单元,所述的固定单元设置在钢架单元上,且固定单元位于钢架单元的上端;钢板侧壁的弧形槽内通过活动插接方式设置有遮护单元;其中:
所述的遮护单元包括遮护套板、连接侧板、限位柱、限位弹簧、活动板和插接凸块;所述的遮护套板上端设置有安装槽,连接侧板通过插接方式安装在遮护套板的安装槽内,所述遮护套板的下端内壁设置有矩形槽,位于遮护套板的矩形槽上下内壁均匀设置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外壁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的活动板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限位柱上,且活动板与限位弹簧相配合,所述的插接凸块安装在活动板的外壁,且插接凸块通过插接方式设置在钢板侧壁的弧形槽内;待钢筋骨架编织完成后,将遮护套板下端的插接凸块插入到钢板的弧形槽内,根据浇筑的楼板的厚度选择是否加装连接侧板;并将钢板的左右两侧采用模板遮护,向内部的钢筋骨架浇筑搅拌好的混凝土,且通过振动棒振动压实;待混凝土凝固成型时,轻敲取下模板,且向外侧轻敲遮护套板,使得遮护套板与凝结成型的楼板外壁分离,最后取下遮护单元;遮护单元便于安装从而实现对浇筑成型的楼板进行塑型,并且待到楼板成型后便于敲击遮护单元实现遮护单元与楼板之间分离,从而提高了楼板的脱模效率,通过向外侧轻敲遮护套板带动遮护套板晃动有效防止了凝结的楼板外壁破损,从而保证了成型的楼板的质量效果。
所述的钢架单元包括U型架、螺纹杆、螺母、螺栓调节杆和限位模块;所述的U型架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下端穿过钢板的圆形通孔通过螺母固定,所述U型架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的限位模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U型架的活动槽内,所述的螺栓调节杆通过轴承设置在U型架的活动槽内,且螺栓调节杆与限位模块之间通过螺纹方式相连接;调节好U型架的角度并通过旋拧螺母实现U型架的角度固定,并通过人工调节螺栓调节杆控制限位模块的高度,最后人工将钢筋插入限位模块内部并通过限位模块进行固定,钢架单元能使工作人员便于调节内部限位模块的高度,从而调节固定的钢筋的高度,改变相邻钢筋之间的水平间距,便于编织多种形式的钢筋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晔泰板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晔泰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