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低温制热启动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8721.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1;F24F11/64;F24F11/65;F24F11/84;F24F11/86;F24F11/88;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李向阳;吴泉洲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低温 制热 启动 控制 方法 存储 介质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低温制热启动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所述空调低温制热启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并判断室外环境Tao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1;若是,则控制空调器的四通阀以预设时长t0为一个切换周期进行频繁换向。通过频繁切换四通阀,使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返回低压侧进入压缩机,以快速提升压缩机温度;同时,冷媒中混合的润滑油也快速返回压缩机,降低排油率,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低温制热启动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户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环境温度是用户可以快速感知到的环境条件,也是成了用户重点关注的环境条件之一。为了满足用户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温度调控设备,如空调器已走近千家万户。
制热是空调器必要的功能之一,但当前温度调控设备在制热方面依然存储很多问题,如如何确保空调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在晚上,尤其是冬季,室外温度会非常低,空调器中大部分的制冷剂会迁移到温度比较低的室外机换热器和压缩机内,液态冷媒需要依靠压缩机产生的热量进行蒸发,系统会出现电机温升速度慢,内机防冷风时间长,换热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上升到高温状态,用户效果体验差。
例如,在低温制热启动过程中,空调通常根据外环温度以固定的压缩机频率运行,若检测到低频运行一定时间或排气过热度高于某一值且持续一段时间后,压缩机升频运行;通常需要低频运行十几分钟,才会产生有效的排气过热度并开始升频,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若升频速度过快,排油率加大,易造成压缩机短时间缺油,影响压缩机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低温制热启动中加速压缩机升温速率来快速制热以改善用户体验;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低温制热启动中减少排油率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低温制热启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并判断室外环境Tao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1;若是,则控制空调器的四通阀以预设时长t0为一个切换周期进行频繁换向。通过频繁切换四通阀,使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返回低压侧进入压缩机,以快速提升压缩机温度;同时,冷媒中混合的润滑油也快速返回压缩机,降低排油率,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切换周期为利用四通阀切换至制冷模式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长t1,再切换为制热模式并运行第二预设时长t2或者利用四通阀切换至制热模式并运行第二预设时长t2,再切换为制冷模式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长t1,其中t1+t2=t0。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长t1与第二预设时长t2相等,例如均为30s。该设置能够实现压缩机的快速升温,同时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优选的,空调低温制热启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并判断室外环境Tao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1;若是,则检测排气温度Td、吸气温度Ts并计算排气过热度Tdsh;判断连续n个检测周期内是否排气过热度Tdsh小于第二预设温度T2,所述检测周期为第三预设时长t3,若是,则控制空调器的四通阀以预设时长t0为一个切换周期进行频繁换向;若否,则空调器按正常模式运行。通过室外环境温度、排气过热度相结合作为低温制热启动的判断条件,提高判断准确性,减少低温启动时的误判、漏判,用户体验佳。
优选的,所述n≥1,第一预设时长t1、第二预设时长t2、第三预设时长t3的取值范围均为20-4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