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短程反硝化生物膜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862.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6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骥;张鑫诚;王晓霞;于德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短程 硝化 生物膜 系统 亚硝酸盐 积累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短程反硝化生物膜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的装置和方法,城市污水从城市污水原水水箱通过第一进水泵持续送入连续流短程反硝化SBBR反应器,硝酸盐配水从硝酸盐配水水箱通过第二进水泵持续送入连续流短程反硝化SBBR反应器;碱液从硝酸盐配水水箱通过第三进水泵持续送入连续流短程反硝化SBBR反应器;连续流短程反硝化SBBR反应器污水反应结束后进入右侧溢流堰,进行排水,出水通过电动排水阀排入出水水箱;通过调节pH与HRT的方式来优化短程反硝化生物膜系统的运行,经济、高效的获得了具有高亚硝酸盐积累率的短程反硝化生物膜系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能耗低、经济实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短程反硝化生物膜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环境的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水污染主要以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染为主,我国水体氮素污染形式不容乐观。在五大淡水湖中,太湖、巢湖、洪泽湖已达富营养状态,鄱阳湖、洞庭湖目前氮、磷含量偏高,正处于向富营养化过渡阶段。污水的脱氮除磷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水体氮素污染常采用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两大类,物理化学法主要为空气吹脱法、离子交换法等。物理化学脱氮具有高效、快速等优点,但往往成本较高。生物脱氮技术是在化学、生物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但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经常会出现能耗大、工艺复杂、脱氮除磷效率低、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反硝化脱氮是指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氮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还原为氮气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中间产物包括亚硝酸盐氮、氧化亚氮等物质。亚硝酸盐氮具有生物毒性,氧化亚氮是一种温室气体,而且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应尽量避免其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积累。
全程反硝化过程通常会面临碳源不足、污泥产量高等问题;而短程反硝化将反应产物停留在亚硝酸盐阶段。与全程硝化相比少了一步,因而具有低能耗、低污泥产量、较短的反应时间、无温室气体产生等优势。短程反硝化能够实现反硝化过程中的亚硝酸盐积累。厌氧氨氧化脱氮过程需要亚硝酸盐作为反应所需底物,使得短程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高效积累极具意以。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中,短程反硝化过程可以将厌氧氨氧化过程产生的硝酸盐原位还原,进而为厌氧氨氧化提供所需的亚硝酸盐,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了总氮去除效率。短程反硝化所需C/N、曝气量较低,在处理含硝酸盐废水、硝化出水、厌氧氨氧化出水时能经济有效地实现生物脱氮。而亚硝酸盐的稳定高效积累是短程反硝化技术的关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提高短程反硝化生物膜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设计提供一种提高短程反硝化生物膜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的装置和方法,接种污泥在连续流短程反硝化SBBR反应器中运行,通过调节pH与HRT来优化生物膜短程反硝化能力,从而获得高效、稳定的短程反硝化生物膜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