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文件传输的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851.2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林;孙亮;赵培孟;李伟超;邵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友大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许玉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文件传输 网络 数据 交换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传输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文件传输的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文件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交换;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在监控到传输任务时将数据传输模块交换后的数据存储到本地;读译模块,所述读译模块用于将监控模块存储到本地的数据解析并存入到数据库中,更新所述系统中的信息;转网模块,所述转网模块用于在读取到所述读译模块解析的数据后将数据从当前网络转入到对应的另一网络中;通过文件传输实现两个不同网络之间的跨越并建立连接通道,利用监控模块可对传输的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存入到本地指定路径下的文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传输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文件传输的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方便使用等特性,诱使各行业在建设适用于电脑的信息系统之外,大力研发配套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应用软件。
数据是各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正常运行的基础,数据的安全传输是各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服务器部署在企业内部局域网、同时局域网不提供无线网络的情形,基于网络通信的数据交换机制不可行。
为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实现在不同网络之间的文件传输系统,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文件传输的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文件传输的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包括:
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文件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交换;以及
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在监控到传输任务时将数据传输模块交换后的数据存储到本地;以及
读译模块,所述读译模块用于将监控模块存储到本地的数据解析并存入到数据库中,更新所述系统中的信息;以及
转网模块,所述转网模块用于在读取到所述读译模块解析的数据后将数据从当前网络转入到对应的另一网络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一个加密单元,所述加密单元用于将数据通过加密算法加密存储在并在MTP协议下传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控模块包括一个路径指引单元,所述指引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控模块监控到传输任务时将数据格式加密存储到本地指定路径下的文件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网模块包括一个打包单元和一个传输路径构架单元,所述打包单元用于将所述读译模块存入到数据库中的部分数据压缩,所述传输路径构架单元用于将压缩后的数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输入到另一网络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包单元包括一个匹配模组,所述匹配模组用于将数据库中与传输任务中配对的数据复制并集中压缩。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输路径构架单元包括一个网络跳转模组,所述网络跳转模组用于根据传输任务选取与当前网路相适配的另一网络并建立传输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文件传输实现两个不同网络之间的跨越并建立连接通道,利用监控模块可对传输的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存入到本地指定路径下的文件中,对文件进行归类,防止数据错乱;而读译模块的设置可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便于全系统数据集中;转网模块与读译模块配合实现跳网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文件传输的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的流程图。
图2为基于文件传输的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中转网模块的架构图。
图3为基于文件传输的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中转网模块与监控模块之间的网络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友大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友大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