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太阳能双聚光蒸汽采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7585.3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飞;王韵杰;杨慧涵;黄华龙;何洋辰;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1/00;F24S2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太阳能 聚光 蒸汽 采油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双聚光蒸汽采油系统,包括一端插设在油层内的采油装置及与采油装置连通并用于向油层内输送水汽的水汽输送机构;所述水汽输送机构包括导管、聚光器、聚光镜和蒸汽罐,所述聚光器位于聚光镜上方,所述聚光器和聚光镜之间设置有导热棒,使用时,水汽输送机构上的动力机构将一端的冷水输入至导管内,冷水随着导管经过导热棒,而导热棒吸收聚光器汇聚的太阳光以及反射镜反射的太阳光,使得导热棒产生热能并与导管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导管内的冷水逐渐变成热水和水蒸气,热水和水蒸气被收集到蒸汽罐内储存,并最后通过动力机构输送至采油装置并与稠油接触降低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双聚光蒸汽采油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现已探明35.5亿吨。由于稠油粘度高、密度高等问题,导致在现开采的油井中,稠油的平均开采率不足20%。我国现在石油主攻方向为将稠油储量变产量,稠油开采前景无限。而利用稠油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向稠油层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降低稠油粘度,是当前开采稠油的有效方法。现有在获取高温高压蒸汽的途径存在耗能高、效率低的缺点,这样就导致采油效率大大降低,消耗大量能源也会带来对环境污染及对人员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蒸汽采油获取高温高压蒸汽的高能耗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双聚光蒸汽采油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太阳能双聚光蒸汽采油系统,包括一端插设在油层内的采油装置及与采油装置连通并用于向油层内输送水汽的水汽输送机构;
所述水汽输送机构包括导管、聚光器、聚光镜和蒸汽罐,所述聚光器位于聚光镜上方,所述聚光器和聚光镜之间设置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用于接收聚光器汇聚的太阳光及聚光镜反射的太阳光,所述导管设置在导热棒上并相互接触,所述导管的输出端与蒸汽罐连通,所述采油装置与蒸汽罐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采油装置和蒸汽罐之间设置有输送水汽的动力机构。
本发明水汽输送机构上的动力机构将一端的冷水输入至导管内,冷水随着导管经过导热棒,而导热棒吸收聚光器汇聚的太阳光以及反射镜反射的太阳光,使得导热棒产生热能并与导管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导管内的冷水逐渐变成热水和水蒸气,热水和水蒸气被收集到蒸汽罐内储存,并最后通过动力机构输送至采油装置并与稠油接触降低黏度。
为了使得导管和导热棒更好的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盘绕设置在导热棒上。通过将导管缠绕在导热棒上,增加与导热棒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管和导热棒更好的进行热交换效率。
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水汽输送机构上设置有太阳能追踪器。在水汽输送机构上设置太阳能追踪器,这样使得聚光器和聚光镜始终能够具有充足的太阳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聚光器和聚光镜之间设置有伸缩杆。通过聚光器和聚光镜之间设置伸缩杆,伸缩杆可以调节聚光器和聚光镜之间间距,从而使得聚光器和聚光镜更有效聚集太阳光,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水汽输送机构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水汽输送机构设置之间通过导管相互串联连通。通过多个水汽输送机构串联连通,使得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被输送至采油装置,提高采油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采油装置包括隔热油管,所述隔热油管内依次设置有井下补偿器、第一热采封隔器、井下水汽分离器和第二热采封隔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为电动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