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修复剂及修复土壤中砷污染物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06809.9 申请日: 2021-05-31
公开(公告)号: CN113416548A 公开(公告)日: 2021-09-21
发明(设计)人: 全森;易川;李苇苇;凌海波;向荟圯;张若雯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主分类号: C09K17/06 分类号: C09K17/06;B09C1/08;C09K109/00
代理公司: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代理人: 严超
地址: 43000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土壤 修复 污染物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修复剂及修复土壤中砷污染物的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A剂:所述A剂为三价铁离子或含三价铁的盐或含三价铁盐的铁剂;和B剂:所述B剂为亚硫酸根离子或含亚硫酸根的盐或含亚硫酸根盐的硫剂;所述土壤修复剂中三价铁与亚硫酸根的摩尔比为1:(1.4~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三价铁和亚硫酸根体系,将亚硫酸根活化成硫氧自由基后,对土壤中三价砷进行氧化去除;该修复剂不仅对三价砷有去除率达到30%以上,其原料也简单易得,经济实惠,后续使用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普及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剂及修复土壤中砷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采矿活动、废弃物处理、大气沉降、污水灌溉等活动。由于土壤中重金属较难迁移,具有残留时间长、隐蔽性强,毒性大等特点,并且可能经作物吸收后进入食物链或者通过某些迁移方式进入到水、大气中,从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其他动物的繁衍生息,因此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一直是国内外瞩目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课题。

土壤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特征,尤其是具有典型的多相界面包括土壤表层气相,表层水相或间隙水相以及土粒固相,还可能涉及生物相,因此土壤既是大气和地表水污染的承受者,又是污染物转化和储运的重要介质和位置。由于环境中光照,温度、微生物作用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重金属土壤污染的修复始终是一个难题。

据统计,我国砷矿占了全球已探明砷矿资源储量的70%,含砷矿物开采、燃煤、磷肥生产等工业活动,使得岩石矿物中的砷进入到地表环境,同时含砷化学品在农业、医药、金属合金、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这些人类活动导致了环境砷污染。三价砷为剧毒物质,经过生物链的物质传递和生物富集现象,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产生极大危害,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

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不同土壤修复剂以及土壤修复的方法,例如申请号201310262194.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铁矿物浊液与腐殖酸在光照作用下对土壤中的三价砷进行修复的方法,该方法对土壤中的三价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但是在使用时要引入光源,控制光照,因此在使用时具有环境限制性;申请号为201811435813.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纳米零价铁协同细菌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同样对土壤中的三价砷及五价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但是,使用的原材料为培育菌种及纳米级0价铁,在实际应用时,其原料的来源及工艺受到限制,经济成本大,难以普及;申请号为20161059429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高价铁盐作为A剂、二价、三价铁盐或零价铁作为B剂及沉淀剂作为C剂,利用絮凝沉淀反应原理去除土壤中的砷污染物,该技术对同样对土壤中的砷具有去除作用,但是,分三次加入反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剂及修复土壤中砷污染物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修复剂,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

A剂:所述A剂为三价铁离子或含三价铁的盐或含三价铁盐的铁剂;

B剂:所述B剂为亚硫酸根离子或含亚硫酸根的盐或含亚硫酸根盐的硫剂;

所述土壤修复剂中三价铁与亚硫酸根的摩尔比为1:(1.4~12);

所述A剂与B剂混合或分开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三价铁和亚硫酸根体系,将亚硫酸根活化成硫氧自由基后,对土壤中三价砷进行氧化固定;该修复剂不仅对三价砷氧化固定效率达到30%以上,其原料也简单易得,经济实惠,后续使用操作简便,无需引入光照及高温等外加能源,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普及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未经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