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合井的粉矿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6674.6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洲;潘冬;汤永平;易善华;王宇;雷明;李运胜;姚炯;杨志高;廖九波;鄂玉强;张文;赵晓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E21D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方晖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合 回收 装置 | ||
1.一种用于混合井的粉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竖井(1)、以及设置于所述混合竖井(1)内且各自独立运行的罐笼提升机构(11)与箕斗提升机构(10),所述混合竖井(1)的一侧从上往下依次水平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卸矿水平巷(5)、胶带运输巷(7)以及粉矿回收绕道(9),所述卸矿水平巷(5)通过卸矿硐室(6)以及矿仓(3)与所述胶带运输巷(7)连通;所述粉矿回收绕道(9)用于将所述箕斗提升机构(10)洒落的粉矿运至所述罐笼提升机构(11)的粉矿上料工位处;
所述罐笼提升机构(11)与箕斗提升机构(10)并排设置,并在二者之间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采用钢板或玻璃钢材质;
所述罐笼提升机构(11)设置于所述混合竖井(1)的远离所述卸矿水平巷(5)的一侧,并分别与所述粉矿回收绕道(9)、胶带运输巷(7)以及卸矿水平巷(5)连通;
所述箕斗提升机构(10)设置于所述混合竖井(1)的靠近所述卸矿水平巷(5)的一侧,并分别与所述粉矿回收绕道(9)及胶带运输巷(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合井的粉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运输巷(7)通过人行绕道(15)与所述罐笼提升机构(11)连通,所述人行绕道(15)呈L型结构设置,并与所述胶带运输巷(7)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人行绕道(15)的一端与所述胶带运输巷(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罐笼提升机构(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合井的粉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矿硐室(6)设置于所述卸矿水平巷(5)内,所述卸矿硐室(6)的底部与所述矿仓(3)的上部连通;所述矿仓(3)的底部与所述胶带运输巷(7)连通,并在所述矿仓(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振动放矿机(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混合井的粉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运输巷(7)内铺设有皮带运输机构(16),所述胶带运输巷(7)的靠近所述混合竖井(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箕斗提升机构(10)连通的计量装载硐室(8);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6)的上料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放矿机(17)的下方,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6)的下料端与所述计量装载硐室(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混合井的粉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竖井(1)与所述粉矿回收绕道(9)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粉矿收集工位与粉矿上料工位,所述粉矿收集工位位于所述箕斗提升机构(10)的下方,所述粉矿上料工位位于所述罐笼提升机构(11)的下方;所述粉矿收集工位处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粉矿收集仓(12)与第二振动放矿机(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混合井的粉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矿回收绕道(9)呈曲形结构设置,所述粉矿回收绕道(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振动放矿机(13)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粉矿上料工位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混合井的粉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运输巷(7)与粉矿回收绕道(9)的远离所述混合竖井(1)的一端均与人行通风天井(4)连通,所述人行通风天井(4)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人行通风天井(4)的顶端与所述卸矿水平巷(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6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