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6491.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0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刁瑞;尚新民;张云银;刘浩杰;芮拥军;崔庆辉;孟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V1/20;G01V1/26;G01V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改造 地震 立体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该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包括密封设备主体、密闭接口、外接采集器和控制开关,该密闭接口位于该密封设备主体的左侧,该控制开关位于该密封设备主体的右侧,为该密封设备主体的开关,该外接采集器放置于地面和井中,采集监测数据后,将监测数据通过该密闭接口传输给该密封设备主体,该密封设备主体将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该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能够实现致密、低渗透等非常规油藏改造过程中诱发人工裂缝的精准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微地震事件的定位和解释,能够为油藏改造提供可靠的技术评价、工艺调整及井网部署优化建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装置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致密、低渗透等非常规油藏资源在全球广泛分布,这些资源是未来的接替能源,由于非常规有仓位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储层特征,油气资源的开采难度非常大,需要通过水力压裂、高压注水、二氧化碳驱等油藏改造技术手段,从而达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监测技术,能够为油藏改造提供可靠的技术评价、工艺调整及井网部署优化建议。
在申请号:201520971428.0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地面微地震便携式监测装置,该地面微地震便携式监测装置包括采集传感器、快速接口、采集站、金属外套和金属钻头,该采集传感器通过该快速接口连接于该采集站,该采集站由多个检波器串联而成,该金属外套为不锈钢材质圆筒形状,包裹于该采集站周围,该金属外套底端与该金属钻头连接。油藏改造微地震监测可以在地面、浅井、深井中布置接收设备,地面微地震便携式监测装置提供了一种在地面便携、高效布设的微地震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微地震现场实时动态监测。
在申请号:201621221048.6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地面浅埋式微地震监测节点装置,该地面浅埋式微地震监测节点装置包括节点主机、外接端口、采集检波器、采集保护装置、浅埋绳索和GPS天线,该节点主机通过外接端口分别连接于采集检波器和GPS天线,采集检波器包括串联线圈、金属外套和金属钻头,金属外套和金属钻头包裹于串联线圈周围,浅埋绳索固定于金属外套顶端。地面浅埋式微地震监测节点装置实用新型了一种在地表浅埋、高效布设和低成本的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地表噪音干扰和低降速层的剧烈吸收衰减作用。
在申请号:201721276221.7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地面全内置旋进式无缆节点宽频监测装置,该地面全内置旋进式无缆节点宽频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螺旋尾椎、防水操作触点和旋进手柄,该防水操作触点位于该装置主体的上表面,该装置主体进行地震数据的采集,并通过该防水操作触点进行地震数据的传输,该螺旋尾椎连接在该装置主体的下表面上,该旋进手柄连接于该装置主体的上表面,该螺旋尾椎具有螺旋花纹,该旋进手柄有助于安装人员进行旋进式操作,以将该地面全内置旋进式无缆节点宽频监测装置埋入地下。地面全内置旋进式无缆节点宽频监测装置提供一种在地表高效旋进布设、耦合质量高、无线操控和低成本的装置。
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发明发明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地面和井中同步立体监测、单分量检波器和三分量检波器共同采集、无线通讯控制和采集数据实时监控的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该油藏改造微地震立体监测装置包括密封设备主体、密闭接口、外接采集器和控制开关,该密封设备主体具有无线传输功能,该密闭接口位于该密封设备主体的左侧,该控制开关位于该密封设备主体的右侧,为该密封设备主体的开关,该外接采集器放置于地面和井中,采集监测数据后,将监测数据通过该密闭接口传输给该密封设备主体,该密封设备主体将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