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分离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6192.0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亮;何隆官;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铉锦(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H01L3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熠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2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分离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分离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1,拆除光伏组件的铝框和接线盒;步骤A2,将背板进行摩擦,得到的背板颗粒收集回收;步骤A3,将摩擦后去除了背板的光伏组件置于操作平台,加热软化EVA,再将电池片层与玻璃分离;步骤A4,将分离后的电池片层进行高温煅烧,煅烧过后回收硅电池片;步骤A5,去除分离后的玻璃表面残留的EVA,并收集脱落的EVA颗粒;其中,步骤A3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200℃。本发明将电池片层与玻璃的分离采用软化EVA再铲刀铲除的方法,后续的高温热处理仅针对电池片层,使整个光伏组件回收过程能耗明显降低,各组件上EVA的残留明显降低,分离程度极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分离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光伏组件自身的功率衰减和环境影响破坏,光伏组件的预期寿命一般约为25年。与我国早期实际安装光伏的时间对应,从2020年开始,光伏组件的报废量将逐渐增加,5年后进入光伏组件报废的密集期,10年后将达到光伏报废的高峰;光伏组件的回收亟需一种合理高效的方式进行,使得报废组件中的各种材料回收率和再利用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回收过程的能耗也需要较低,不产生污染,使得组件的回收存在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光伏组件回收的难点在于组件各层组分的分离。背板、硅电池片、钢化玻璃和EVA材料通过高温层压工艺下紧密粘连,形成背板-电池片层-玻璃三层结构,其中电池片层是由硅电池片和上下两层EVA高温熔融层压而成,EVA完全包裹着硅电池片,不再是明显的三明治结构。
目前已有的组件回收方法有物理法、热处理法、有机溶剂法和化学溶解法等。有机溶剂法和化学溶解方法有耗溶剂量大以及后处理复杂的问题;物理法采用光伏组件破碎再分选的方式,背板和电池片层难以分离干净,分离率较低;热处理方法是在500℃对组件进行高温热解,组件分离彻底但耗能高,且背板的热解会生产含氟有毒气体。
如专利文献CN108262332A中记载了一种光伏组件无公害回收方法,其采用钢丝或者刀片分离背板与封装材料,在实施过程中背板极易被刀片钢丝划伤断裂,分离效率低;且分离的玻璃层上残留极少量EVA却仍采用高温煅烧整面玻璃的方式,耗能高。
基于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低能耗、无污染、高分离效率的光伏组件解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分离回收方法,使得整个回收过程低能耗,无污染,各组分分离干净,回收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分离回收方法,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玻璃、电池片层、背板、EVA、铝框和接线盒,所述分离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拆除光伏组件的铝框和接线盒;
步骤A2,将背板进行摩擦,得到的背板颗粒收集回收;
步骤A3,将摩擦后去除了背板的光伏组件置于操作平台,加热软化EVA,再将电池片层与玻璃分离;
步骤A4,将分离后的电池片层进行高温煅烧,煅烧过后回收硅电池片;
步骤A5,去除分离后的玻璃表面残留的EVA,并收集所有脱落的EVA颗粒;
其中,步骤A3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200℃。
选择性地,所述步骤A2中,对背板进行摩擦采用人工或机械设备实现,具体采用砂轮、砂盘、砂纸、磨料刷、金属或者非金属的刷轮和刷辊、打磨片、抛光片中的一种或几种工具进行摩擦。本发明通过特定摩擦方式可明显提高背板的分离效率。
选择性地,在所述步骤A2中,对背板进行摩擦时,与背板接触的EVA少部分被去除,以保证背板被充分去除。
选择性地,所述步骤A3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2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铉锦(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铉锦(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