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耗材的自动更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5136.5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8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邹屹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屹洋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耗材 自动 更换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耗材的自动更换装置,属于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使用难。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取料装置、废料存储装置、用于储存未使用的检测耗材的供料装置;取料装置底部设置有第一导轨,取料装置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取料装置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检测装置、废料存储装置、供料装置;取料装置包括取料器和第二导轨,取料器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取料器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取料器对准检测装置或废料存储装置或供料装置,所述取料器用于抓取并移动检测耗材;机体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工作。具有使用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耗材的自动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痕量分析方法是通过提取物体表面的微小痕迹,对微小痕迹进行检测,从而分析出被测物体上微小痕迹的成分,判断被测物体是否接触或属于危险物品,痕量分析方法多用于轨道交通、机场等重要场所的通道安检中或是对重要物品进行检测,目前,痕量分析通常使用机器进行操作,通过机器内的检测耗材对痕量进行检测,由于检测耗材一定使用次数后或接触到大量危险物品样品后会导致自身检测效果下降甚至失效,因此机器内的程序会提醒使用者对检测耗材进行更换。
目前所有的检测机器都是采用人工更换耗材,需要使用者长时间守在机器旁,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负担,同时限制了检测机器不能适用于需要实现自动连续检测的使用场景,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通过机械自动更换检测耗材的耗材更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耗材的自动更换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耗材的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的机体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取料装置、用于储存废弃的检测耗材的废料存储装置、用于储存未使用的检测耗材的供料装置;
所述的取料装置底部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的取料装置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取料装置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检测装置、废料存储装置、供料装置;
所述的取料装置包括取料器和第二导轨,所述的取料器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取料器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取料器对准检测装置或废料存储装置或供料装置,所述取料器用于抓取并移动检测耗材;
所述的机体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工作;
所述的检测装置还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用于供人控制所述的检测装置工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需要换料时,控制装置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取料装置向第一驱动装置方向移动使得取料器从检测装置中取出废弃的检测耗材,而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取料器向废料存储装置方向移动,当取料器对准废料存储装置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停止运转,而后控制装置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取料装置在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使得取料器将废弃的检测耗材送入废料仓后回到原位;
将废料放置完毕后,控制装置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取料器向供料装置方向移动,当取料器对准供料装置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停止运转,而后控制装置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取料装置在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使得取料器取得新的检测耗材之后回到原位,取完检测耗材之后,控制装置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取料器向检测装置方向移动,当取料器对准检测装置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停止运转,而后通过第一控制装置控制取料装置向检测装置方向移动使得取料器将检测耗材顶入检测装置后保持不动,控制装置停止工作;
换料全程不需要使用者进行人工操作,避免打开设备进行更换,减轻了使用者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屹洋,未经邹屹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5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