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多界面AVO特征判识河流相复杂叠置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4534.5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邢成奎;吴笑荷;潘中华;石晓光;伊慧;王雨洁;邹东波;罗霞;张云银;张彤;隗寿东;林德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界面 avo 特征 河流 复杂 叠置岩性 圈闭 含油 气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多界面AVO特征判识河流相复杂叠置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河流相单层、多层叠置和互层砂岩的多界面AVO计算模型,明确河流相砂体地层产状与叠前角度道集的关系;形成不同频率激发条件下的AVO响应模板;对实际地震道集进行标定,并将计算的AVO模板与实际地震道集的AVO属性相比较。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比较河流相沉积复杂条件下,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为互层和含流体较为复杂的岩性圈闭识别提供了有效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多界面AVO特征判识河流相复杂叠置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河流相沉积岩性油藏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基于叠后地震数据有高频吸收、低频衰减以及流度属性等技术,这些技术一方面收到地震数据在叠加后,其含油气性特征信息被淹没较多,同时对于较厚,阻抗较大含水砂岩在地震剖面上呈现类似于含油气后具有较强振幅的“亮点”反射特征。
关于储层含流体的AVO性质研究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佐布里兹方程。至今AVO理论发展的基础仍然以佐布里兹方程为主,前人已经研究了shuey公式等一系列AVO计算方法,并在油气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这一系列方法均是基于单界面进行计算AVO特征和判识AVO类型。当地层厚度比较稳定,沉积规律确定时,在界面处计算的AVO类型相对准确。但当在河流相沉积类型复杂,采用单界面计算的AVO类型受到地层厚度和地层上下界面间波的干涉等因素影响时,其AVO类型难以判识,这也是目前AVO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
在胜利地区向海一带深入勘探过程中,特别是埕岛-桩海-垦东地区,其河流相沉积处于曲流河沉积向辫状河沉积的过渡带上,互层砂岩和叠置砂岩发育较多,但是油气丰富较高,但是油水关系复杂。有必要发展更为可靠的复杂岩性油藏含流体识别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CN103698494B一种确定岩性圈闭含油气饱和度的方法,方法包括:获得研究区各个点的孔隙度、对应的深度以及实测的含油气饱和度;根据孔隙度和对应的深度作出散点图;根据孔隙度与深度之间的散点图,通过拟合得到最小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公式以及最大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公式;根据孔隙度、最小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公式和最大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公式得到岩性圈闭各点处的界面势能;根据实测的含油气饱和度及界面势能作出散点图;对界面势能与含油气饱和度之间的散点图中的散点值进行平均化处理得到平均界面势能与平均含油气饱和度的散点图;根据平均界面势能与平均含油气饱和度的散点图得到对应的岩性圈闭含油气饱和度。
中国发明专利CN107728230B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球物理三联技术的岩性油藏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技术获取工作区的砂岩的岩性圈闭范围,通过将三维地震数据体从时间域变换至频率域获得差值异常的地震振幅属性的范围和通过已知探井的低频振幅能量体和高频振幅能量体的商值判断其它岩性闭圈是否含油气三个步骤;该方法适用于在井控程度低的情况下对大范围工作区的岩性油藏进行预测,尤其适用于普通油藏预测方法无法进行油藏准确判断的砂泥交互混杂程度较高区域,砂泥波阻抗值域区别不大区域,平面上岩性边界不易识别的区域等。
针对复杂河流相岩性油气藏的油气难以预测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多界面AVO特征判识河流相复杂叠置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比较河流相沉积复杂条件下,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为互层和含流体较为复杂的岩性圈闭识别提供了有效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多界面AVO特征判识河流相复杂叠置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统计实际工区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数据,建立河流相单层、多层叠置和互层砂岩的多界面AVO计算模型,明确河流相砂体地层产状与叠前角度道集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