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管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4410.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白子涵;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玛自动化设备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2;F28F9/10;F28F9/1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管式 换热器 | ||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管壳,管壳右端的壳壁上设冷却介质引入接口、左端的壳壁上设冷却介质引出接口;左端盖对应于管壳的左端且其左侧设物料第一、第二引接口,右侧有左端盖导液腔,右端盖对应于管壳的右端且左侧有右端盖导液腔;管状循环回流热交换机构,其左端与管壳的左端端面固定,右端与管壳的右端端面固定,中部位于管壳腔内,左端盖与管状循环回流热交换机构的左端固定且物料第一、第二引接口及左端盖导液腔与管状循环回流热交换机构的左端相通,右端盖与管状循环回流热交换机构的右端固定且右端盖导液腔与管状循环回流热交换机构的右端相通。增进对食品的适应性和确保良好的流通效果;方便装配与卸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前述换热器是食品、制药和其它行业用于诸如气-液、液-液等之间的传热交换的常用装置,例如用于蒸汽升温液体或用于高温液体降温常温液体,也可用于高温液体升温常温液体,等等。
目前,在食品、制药之类的行业之所以仍以板式换热器占主导地位,是因为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相对较高、热损失小等长处。前述板式换热器的典型的例子如CN2090959U(板式热交换器)、CN101075314A(板式热交换器)、CN102165279A(板式热交换器)和CN202793137U(带有双重深浅不同波纹的板式热交换器板片),等等。
但是,上述板式热交换器存在以下欠缺: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板片与板片之间的流道间隙较窄,因而当用于对粘度相对大的诸如牛奶、果汁、饮料、冰淇淋、蕃茄之类的果子酱等的生产时,食品中含有颗粒物加上粘度大,则会影响通过(也可称“流通”)乃至造成堵塞;由于板式换热器通常由多种存在尺寸差异的板片组成,因而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对号入座的安装顺序,于是一旦顺序和/或位置出错,一方面会影响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不便拆卸;如前述,由于板片之间的间隙(空间)较窄,因而当要依需对清洁后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等进行检查时,则无法由肉眼清晰地察见,存在对清洁程度优劣与否判断的盲目性;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板片之间普遍采用胶垫密封,胶垫隔离了冷热介质和食品浆料等,并且胶垫老化或板片未压紧或冷热介质流道压力过大,便会发生冷热介质与液态食品浆料串通,从而对液态食品浆料产生污染,影响食品安全性。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还可见诸除上面提及的板式换热器以外的其它结构形式的换热装置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6371405U(一种鲜奶冷却装置)、CN107744790A(一种乳制品加工用冷却装置)、CN108477299A(用于乳制品生产工艺的冷却装置)、CN109373700A(用于乳制品的冷却装置)、CN212087896U(一种乳制品冷却装置)。但是并非限于提及的前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内容,均不足以全面克服上面归纳的板式换热装置的欠缺,因而有必要继而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增大供食品流通的通道直径而得以避免遭食品中的颗粒物堵塞以及确保良好的流通效果、有利于摒弃受部件的顺序性安装因素影响而得以体现良好的方便安装以及依需拆卸效果、有益于方便地实施清洁并且方便地依需察看清洁状况以及无需使用密封橡胶垫圈之类的部件而得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有便于减小流阻并且增进换热效率而得以节省能耗并且提高食品生产效率的壳管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玛自动化设备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威玛自动化设备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