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2630.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1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凡;郑伟;范海涛;朱文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24/7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插座 | ||
1.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器Q5、电阻R27、电容C18、电容C19、电感L2、电阻R23、电容C14、电阻R22和电容C11,所述电压转换器Q5的第4脚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18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压转换器Q5的第3脚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压转换器Q5的第2脚接地,所述电压转换器Q5的第5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和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C22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器Q5的第5脚连接,所述电阻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压转换器Q5的第1脚与所述电压转换器Q5的第5脚连接,所述电容C11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器Q5的第1脚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输入5V直流电压;
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包括采集芯片、采集单元、插座和输出单元,所述采集芯片的电源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采集单元包括锰铜电阻R8、电阻R6、电容C4、电阻R12和电容C5,所述锰铜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插座的第1脚连接,所述锰铜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的第2脚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锰铜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采集芯片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锰铜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采集芯片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插座的第1脚、所述插座的第2脚和所述采集芯片连接,所述插座的第3脚接地;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三极管Q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采集芯片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CAT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采集芯片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采集芯片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输出单元分别与所述采集芯片和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通断模块,所述通断模块包括继电器K1、市电接入端子P2、二极管D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和电容C6,所述继电器K1的第1脚顺序串联所述电阻R13、所述电阻R14、所述电阻R15和所述电阻R16后与所述采集芯片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1脚还与所述插座的第1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2脚与所述市电接入端子P2的第3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3脚与所述市电接入端子P2的第2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4脚分别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5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18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与所述电阻R17并联连接,所述通断模块用于与市电连接,所述通断模块能够通过手机APP控制,所述通断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采集芯片和所述插座的第1脚连接;及
CAT通讯模块,所述CAT通讯模块包括CAT单元、USB连接单元、天线及SIM卡单元,所述CAT单元的电源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天线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USB连接单元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CAT单元还分别与所述输出单元和所述SIM卡单元连接,所述SIM卡单元包括卡槽SIM1、电容C15、电容C16、电阻R26、电阻R24、防静电管D2、电阻R21、电阻R20、防静电管D1和电容C10,所述卡槽SIM1的第1脚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卡槽SIM1的第2脚接地,所述卡槽SIM1的第3脚与所述电阻R2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卡槽SIM1的第4脚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卡槽SIM1的第5脚与所述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防静电管D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防静电管D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卡槽SIM1的第6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CAT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与CAT单元连接,所述防静电管D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防静电管D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单元包括连接端子USB1、电容C13、电阻R25、防静电管D4、电阻R28和防静电管D5,所述连接端子USB1的第1脚串联所述电容C13接地,所述连接端子USB1的第2脚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防静电管D4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防静电管D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连接端子USB1的第3脚与所述电阻R2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CAT单元连接,所述防静电管D5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防静电管D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连接端子USB1的第5脚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26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贼草加工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检测发酵液中庆大霉素含量的方法